
2013年2月上第42卷第3期
D0I:10. 7672/sgjs2013030001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TECHNOLOGY
绿色生态城区中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研究
李芳艳,马素贞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200023)
【摘要]绿色生态城区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共识,针对各星级绿色建筑的比例配置未有研究,提出单位减碳量的增量成本来衡量各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合理性的研究方法,并通过某绿色生态城区案例分析,得出了经济型绿色生态城区和单位减碳量增量成本最低的绿色生态城区的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分别为63%,23.5%, 13.5%和16.5%,63%,20.5%。
【关键调】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标准;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303-0001-03
Study on StarProportion of Green Building
Li Fangyan,Ma Suzhen
(Shanghai Branch of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Shanghai200023, China)
Abstract:The full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green eco-city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However there is no previous study on the proportion of star levels of green building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method, which measures the rationality of star proportion based on incremental cost per unit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With an analysis to an illustrative green eco-cit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one, two, three-star green buildings in an economic green eco-city and a green ecological city with minimum incremental cost per unit carbon reduction are 63%, 23.5% , 13.5% and 16.5%, 63%,20.5%,respectively.
Key words:green buildings; energy-saving; evaluation; research
2012年4月27日财政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了绿色生态城区基本条件: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 以上,政府的激励政策对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针对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成本和二氧化碳减排的效果各不一样,绿色建筑各星级的比例如何组合最好,目前还未有研究。本文对绿色建筑各星级的比例配置进行详细分析,以得到环境效益
与经济效益较好的组合。 1绿色建筑比例研究方法
绿色建筑比例配置与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及减碳量因素有关。星级越高,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越大,但减碳量也越高。本文通过单位减碳量增量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项目:低碳生态城(园区)指标体系研究(2011012330730001)
【作者简介]李芳艳,工程师,E-maillifangyan@cabr_sh.com
【收日期】2012-12-01 万方数据
本来衡量绿色建筑比例的合理性,同样减排量情况
下,其数值越低,减排付出的经济投人越小。 1.1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计算公式为:
P,=Xe4Pe +
EXgaAgPri R
(1)
式中:P为绿色生态城区内绿色建筑总增量成本(万元);Xci,Xg分别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各星级建筑面积比例(%);Ac,A。分别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面积(万m");Pc,P分别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各星级绿色建筑单位面积增量成本(元/m"),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不同星级增量成本统计如表1所示。
将总增量成本折算到每年,则年增量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e(1 +e)*
P =P.:
(1 +e)*-1
(2)
式中:P为绿色建筑折算到每年的费用,即年增量成本(万元/年);P,为绿色建筑的初投资(万元);e 为折现率(%),本文取0.702:n为建筑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