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卷第4期 2013年12月
核科学与工程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33No.4
Dec.2013
中国实验快堆运维一体化信息平台
王雪飞,昊纯良,申凤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实验快堆运维一体化平台的构建思路和技术方案,通过MIS、SIS和EAM等功能模块的有机结合,达到运行核心业务的有效整合,实现中国实验快堆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并为运
行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并发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调:CEFR;运维一体化;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TL43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9-0918(2013)-04-0378-06
OperationandMaintenanceIntegratedInformationPlatformforCEFR
WANG Xue-fei, WU Chun-liang,SHEN Feng-yang(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10241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carries out effective study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such as MIS, SIS and EAM, and constructs CEFR oper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t also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model for the standardized operation of CEFRbytakinginformationization asthebasis.
Key words: CEFR; integrat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platform
中国实验快堆已于2011年7月21月的 40%并网发电,标志其从实验阶段正式进人示范和商用阶段。中国实验快堆作为中国第一座钠冷快堆,无论是堆型、技术、运行管理模式都具有其独特性和先进性。中国实验快堆采用了第四代核电技术,是核电产业的一次升级,其不仅表现在设备工艺技术、发电效率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更体现在以“两化融合”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即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和相互促进,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
收日期:2013-07-14;修回日期:2013-10-01
目前,国内核电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大多采用国外软件平台,软件版权和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国外软件公司手中。这使得信息化建设成本高,后续维护成本更高;通用化的软件和文化思维的差异导致在国内核电企业应用时出现大量的二次开发且落地困难。唯有通过消化吸收国内核电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转化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行信息化保障体系,才能避免受制于人的尴尬,才能真正促进快堆运行管理的提升,实现追赶并超越国内核电同行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作者简介:王霄飞(1980—),女,北京人,高工,硕士,现主要从事的工作研究堆运行管控信息化相关工作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