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IPRAN技术在传送网应用中的承载网络技术研究

IPRAN技术在传送网应用中的承载网络技术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6.0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11:17: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IPRAN技术在传送网应用中的承载网络技术研究 通信技术
事热术变用
IPRAN技术在传送网应用中的承载网络技术研究
凌宗华胡江涛
(中国联通日照市分公司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移动通讯业务作为企业和个人沟通交流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主导着商业往来和信息交流。对于移动通讯和网熔的强烈的需求已经预示着移动图传网的发展的升级和转型的必要性和急迪性。各大运营商能否提供优质、稳定、高效的宽带和网络服务决定他们在电商竞争中的营业额。本文通过三大通讯速营商的技术的可靠性对比和承载力设计比较研究IPRAN技术在传送网应用中的承载能力。
关键调:IPRAN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1IPRAN技术发展情况基本概述
文献标识码:A
IPRAN的定义是化的无线接人网,它的本质是分组化的移动回传。(1)IPRAN技术是以路由器为核心措建的化的移动承载网(2),技术和时代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要求相吻合,如果能够改变原本低速率的宽带网络和花费较高的数据收费转面变成适合政府、企业与个人工作娱乐畅享移动无线网络的新型移动网络,那么未来IPRAN技术在传送网的综合业务的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上的飞跃式进步将指日可待。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大到国际间商务洽谈和贸易货物流通,小到私人的邮件信息和软件通讯交流,每个人都在和移动互联网打交道,电信企业的蓬勃发展正是依靠广大的用户使用实现的。如何提供稳定安全,可靠价廉且效率高的通讯服务是全球电信业的重要目标,多元化的通讯业务要求电信业不断发展完善自身业务,十年业务融合,为电信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闻。
目前国内的运营商和通信厂商都认识到业务融合对于自身企业在行业中立足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面且以地址来导地址的静态配置寻址是旧的网络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今后业务融合后动态寻址的要求。它是隔绝彼此联系的寻址没有满足业务融合后所要求的联通性条件。在三大运营上中,中国移动首先创立了设备的互通测试,发展了约万端设备。这种领头作用带动中国电信也在中国都多省市的端到端分组化承载技术实验试点。中国联通目前也在进行商用试点。
2IPRAN技术在综合业务中的承载技术分析
2.1主要运营商技术发展设计
中国移动针对自身的耗能多,基站由于动态负载导致利用率低和信号容易被密集部署干扰等多项自身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方案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以上情况对信号和数据稳定性的干扰,使网络负载动态网络时保持均衡,减少多方面负面的干扰作用,启用云架构提高频谱实现基带处理。
中国电信将技术重点放在了拓展网络的灵活性,具备端到端业务配置等放案。分组传送方便灵活地实现资源的整合传送。综合各项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的处理。同时保持了网络设备的开放性,有利于替代基于设备,推动全业务的城际传送。
中国联通注多平面网络的覆盖面积和可靠性、互补性的建设。通过固移融合,将本地综合业务的传送网络作为主体,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周边扩展延伸。
2.2综合业务技术设计
RAN的IP化对于网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的性能,新业务支持能力和用户体验,降低CAPEX(Capital Expenditure)和OPEX(OperatingExpense),并且保证移动网的长期演进和发展。(3)综合业务承载网络应具备较为标准成熟的技术,这种承载网络对于端到端的通讯和灵活便利及QoS机制要求严格。
收稿日期:2015-0930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30-01
IPRAN用于综合业务承载,接人路由器根据用户类型为流量打上内外层标签,首先疏通至汇聚路由器,再由汇聚路由器根据标签为流量重新分配标签后,引导至城城网或者业务承载网。(4)这样就保证了综合业务承载能力高,可靠性大的优势。
3IPRAN技术搭建综合业务承载网的研究
3.1业务可靠性
简易方便的网络在进人综合物业承载网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技术人员水平不同带来的维修品质无法傲到始终如一-还是由于分组网络管理带来的运行成本和运行维护方面都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克服这些困难建成综合承载网后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其丰厚的。由于综合性承载网络带来的可视化管理大辐度提升了业务办理的效率,实现了网络管理,故障分析,服务保障和设备监控的一体化影响,网管监控的安全性指标将实现质变。数据收集整理能力提高,预警和故障处理手段的可视化自动化极大方便了维护人员操作,提供了人员工作效率并减少客户在使用中不必要的麻烦。
3.2Ipran综合承载能力分析
随着第四代通信网络逐步成为大多数通信运营商技术演进的选择,数据业务的比重将达到,网络架构相比于网络而言,其将原控制平面的部分功能和用户数据流转传送的部分功能向基站转移,(5) 未来运营商发展的目标四用一个RAN通过一个IP将多种业务进行网络传送,结束原先旧的一一对应式的不同业务必须配置不同网络的旧的网络传送模式。新建成的综合承载网具有强大的网络接人。二层交换和传输能力,支持丰富的级服务,可以灵活地提供多样的承载模式,能提供宽带上网、三网合一,专用线路、等多种服务。(5)这种新的传送方式将减少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的相关设备其他
设备消耗,节省维护成本降低隐患的发声带来更高利润。 4结语
本文通过我国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所采取的具体方案了解 IPRAN的传送的多种要求,构建起新时期传送网应具备的灵活、可靠,优质,稳定等认识。目前IPRAN技术在传送网应用中的承载网络技术已经有了多种解决方案和巨大进步,它具备系列化的二、三层承载方案,可以高质量承载等移动业务,满足多种用户需求,是新一
代综合业务承载网络的先进技术。参考文献
[1]马智滨,伍文聘.IPRAN网络相关间题及其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 2014(12)
[2]韦芳.基于IPRAN技术搭建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9)
[3]张坚平,累届新,方鸣.面向LTE的IPRAN技术路线与组网研究[J] 电信科学.2012(07)
[4]高凌规事哟.IPRAN建设策略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2(06).[5]赵光磊.IPRAN国内部暑道路坎珂应用前景仍被看好[J].通信世 2011(33)
作者简介:凌宗华(1972—),男,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通信工程师,研究方向:波分、PRAN及通信电源类等。 30
万方数据
上一章:IPV4与IPV6网络互连隧道模式建模与仿真 下一章:一种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监视的研究

相关文章

OTN技术在城域传送网的应用环境分析 YDB 076-2012 光传送网(OTN)多业务承载技术要求 YD/T 1948.3-2010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 第3部分:以太网业务框架 YD/T 1948.7-2013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 第7部分:以太网管理功能要求 YD/T 1948.1-2011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 第1部分:以太网层网络的体系结构 YD/T 1948.5-2011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 第5部分:以太网专线(EPL)业务和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业务 光传送网:前沿技术与应用 光传送网(OTN)技术、设备及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