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执车与率用
高校机房中网络同传技术的作用
王亮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04)
通信技术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水和网络技水在人们生活中的等及,计算机房在大学教育当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不论是基碘计算机技术教学,还是科学研究,亦或是上机考试等,部高不开计算机。高校计算机房的规模化当下,大量的同类数据需要传输,加果通过单独对每一台计算机进行制作,一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维护起来也较为围难,另外一方面电不方使同意管理,
关键词:网络同传高校机房机房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08 1引言
高校机房管理需要关注的内容有很多,大致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都是目常需要维护管理的内客。高校机房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维持机房的正常运转,满足和实现相应的功能。当时在笔者多年管理机房的经验中来开,机房管理是一项十分繁现的工作,机房也偶尔出现运行异常的情况,面且大多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同传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拥有网络同传的机房,能够在较短时闻控制机房当中的所有机器,同时执行某种指令,例如,软件安装和更新等,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方面表现突出。本文就网络同传在高校
运用的意义,实施方法和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2网络同传概述
2.1网络同传的意义
高校机房的计算机单独装机之后,在后期的软件增加和功能设置方面,如果一台一台的进行操作,工作量大,并且耗时长。网络同传技术是通过选定某一个计算机作为母机,通过这台计算机进行初始安装,然后通过局域网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网络传输,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实现高校机房的全面控制与管理
2.2网络同传的原理
网络同传是通过局域网将发送端的数据传递到各个接收端,相当于硬盘克隆。网络传输的有两个先觉条件,首先,网络同传的网络指的是“局域网”,否则传输失败或者传输速度受限。其次,网络同传的形式的广插,通常是一对多的形式。
2.3网络同传的特点
网络同传技术在高校机房管理中发挥出色,主要由于网络同传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同时对计算机房的所有计算机进行IP分配,有效防止了IP冲突导致的掉线等情况;(2)网络同传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进行安装及更新,花费的时间较少。(3)网络同传抗外部风险能力强,在潜受侵慢害之后,能够迅速修复和还原,降低了日常维护难度。(4)允许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同传的功能增减计算机的数据量,(5)网络同传能够建立多个相对隔离的操作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单台计算的利用率。
3高校机房中网络同传技术的作用
3.1制作母机
母机是网络同传的核心部分,是同传网络的数据源。母机通常在装机时会设置不同的分区,以供不同功能。通过管理注册表来进行还原和恢复,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母机与局域网中一般计算机的数据传输差异所导致的不兼容的问题,会采取硬盘分区一致来保证数据的内外兼容,母机与接收端的区别在于修改的权限,接收端一般只能够对数据进行读操作。
3.2初次网络同传
制作好母机之后,初次网络同传,主要是基础数据的广播传输设定软件程序为硬盘克隆做好准备。首先,在局域网中通过注册表来寻找和区分接收端,就爱内测接收端的网络同传软件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同时网络同传的局城网是否稳定可靠,其次,对机房中的计
收移日期:20151106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1-0027-0)
算机进行IP分配,对物理地址进行确认,收集IP地址设定的反馈信息,以供数据发送。最后,通过硬盘保护程序将母机的同样配置传输到计算机中,最后确认发送,发送并安装完毕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最后,母机发送操作系统,并检测数据发送的完整性。
3.3再次网络同传
再次网络传输时对初次网络传输的一种补充,母机将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同传功能传到接收端的硬盘后,再次进入操作系统进行安装工作,母机控制接收端的计算机进行充气,重启后由接收端向母机发送数据请求。母机在接收到数据请求之后,将应用软件的数据再次传输以完成安装。
4网络同传技术应用常见问题及对策
4.1初次同传速度慢的应对措施
在笔者多年管理高校机房的经验中,初次传输通常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除了硬件配置和网线接触可靠性等常见问题,初次网络传输的速度慢,甚至为零。一般面言通过局域网的同传速度应该能够达到4.8M/s左右。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一些接收端的接收速率很慢,对于初次同传速度慢的问题,主要通过对传输慢的计算机进行硬件的检查,其实就是对参数进行重新设定并重启,一般能够解决传输的情况。局域网的同传速度一般取决于传输速度最慢的那些计算机,因此,要提高整体的传输速度,需要重点解决这些异常接收端。
4.2同传99%时异常结束的应对措施
同传完成到99%的时候,主控端显示出现异常,同传非正常结束,所有被控端陷入摊痪状态。网络同传已经持续了2个多小时,进度也完成了99%,整个过程中没有机器出现掉线,死机等情况,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关闭所有被控端,重启主控端,重新开始同传。经过多次尝试,我们最终将问题归结于网络延时参数的设置,联想使用手册建议设置网络延时时间为20~50us,我们开始的时候都是将时间设置在 20或30左右,发现这样是不行的。最终我们将延时时间设置在50us,也
就是最大延时时间,发现同传非常顺利,没有再出现这种情况, 5结语
高校机房管理是繁现且技术含量的工作,机房管理着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特别是要将网络同传这类批量化这类技术进行推广,在实践中不断的调试和总结经验。在保证机房高效且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技术优化和创新,不断地
推陈出新。参考文献
[1]李建光操讨网络同传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175176.
[2]吴春立.探讨网络同传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 2015.14:240.
[3]付洁.网络同传技术在高校机房中的应用与思考[J].末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20-22
[4]吴军.浅析计算机机房网络同传技术的应用[J门.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5:128129.
[5]张明泽.如何应用网络同传提高机房管理水平[J].联业时空,2012 02:167168
作者简介:王亮(1982一),男,汉,山东莱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