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应用

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10:59:3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应用 数字热本与率用
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应用
王器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00)
设计开发
摘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选教育信息化当前儿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含高校的特点,利用网络掌习空间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和促进教育模式改革。文章对高校建立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通过人际协作过程的信息化,提升教学质量与服务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服务教学、教研活动全过程的虚拟网络交互学习环境,定破传统模式的时空制约。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TP393
1网络学习空间简介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163-0)
以简洁的风格,功能地图式的设计,为用户提供清晰的导航界
网络学习空间是学校教学服务、校际资源共享的重要支撑系统,运用协同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框架,以教与学活动中的“人"为中心,“过程"为主线创建的面向人际交互与协同的基础性业务支撑服务平台。
网络学习空间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最直接为师生教学、教研服务的典型应用,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国家终身教育战略的具体落实。
2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
2.1空间开放性
网络学习空间为开放式的平台架构模式,可支持第三方服务的接人,让平台用户享受到更多的教育应用服务,构建良好的教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生态围
2.2空间的互动协作性
网络学习空间基于学习管理体系之MOOC学习,能够将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习者提供一体化的学习空间,使学习者在统一的学习空闻间中进行互动交流,实现较为充分的协作学习。
2.3跨平台性
网络学习空闻不仅支持PC端的访问,面且支持包括IOS Android、Winphone等各类主流移动终端访间,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互动,促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4长久快
由于网络学习空闻间基于网络提供,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设计个人学习空间,学习轨速将通过空间逐级传承,个人终身学习档案通过空间伴随自已一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可以进行终身职业学习。
2.5服务对象多样性(如图1所示) 3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实现
3.1空间门户建设

对象图1
收移日期:2015-03-16
面。除功能罗盘外,动态信息包括即时动态,最新课程、最热课程、热门资源、最新活动、创业明星等,使用户实时了解最新资讯。
3.2个人空间建设
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展示互动空间,提供的功能包括:个人主页、个人动态,网盘、分享、站内好友、新闻订阅、投票调查等全方位的在线服务。个人空间用户互为好友后,系统提供在线即时通讯功能,包括文字期天、视频交互等。
3.3MOOC学习区建设
引人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理念,将全网内设置为开放的课程,分类引导,提供给所有人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及组织形式符合MOOC学习特点,内容随课程进展而扩充和延伸,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习教师提供的知识,还可以从其他学习者那里获得知识,实现了学习者知识研究边界理论上的无限扩充。
3.4机构工作区建设
机构空间区面向教育单位,提供机构空间主页建设专业化服务,功能涵盖机构主页、机构动态、机构日历、机构教研、机构资源等。其中机构教研包含开设的全部课程信息,用户可根据开放设置进行直接选学或者申请加人学习,为学校中各个院系、行政部门、党群组织、后勤单位等各类团体在统一的平台上提供协同办公服务,院系领导可以发布通知或下达事务,部门秘书可以在工作区中为同事发布通知公告、群发邮件,也可以制定部门工作目程安排,管理业务合作伙伴联络信息,部分成员还可以构建部门知识库或上传工作相关的文件,功能包括对外咨询服务、内部任务管理、通讯录管理、会议管理、工作汇报等。
3.5课程协作区建设
课程工作区方便教师利用各类资源快速组建课程,与学生在线互动。同时支持多人协作模式进行课程开发。按照课程内容直接展现每个章节的介绍、课件、作业、讨论等相关资源或活动,方便学生依照课程内容逐步学习,提供强大的课程内容编辑功能和预览功能,让老师或助教很方便地按照章节编辑课程教学内容,并能够开速插入各种课程资源及活动。
3.6移动学习区建设
设计中应能够提供支持多种手持设备的浏览,如IOSAn-
droid/WP等,
3.7资源中心建设
作为平台的资源核心模块,将各类用户共享的资源,如课件、电
子书,文档、视频索引等进行结构化存储。 4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为高校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给学生在新环境下自我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源空间,学校应该积极配合,加大投人,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为网络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简介:貉海玉(1981一),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络中心助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163
上一章:论网络病毒的特点及其防御技术 下一章:基于IP网络的环境参数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相关文章

基于云的高校学习平台设计 高校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Agent技术在高校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实验实训中心数字化网络设计探讨 第三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 [张晓晶主编] 2012年 贝叶斯网络对于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学习的分析应用 网络学习平台中在线交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高校工程实训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