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执车与率用
网络环境下PLE建构工具及整合分析
杨帆李宽省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4)
学术论坛
摘要:互联网技水的发展与普及,促使传统个人学习环境产生了巨大转变,研究网络环境下的PLE构建工具及整含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PLE的概念进行了规范性论述;对于Web2.0基础上的构建工具分成三类,分别进行了详期的解析,最后提出了一个PLE构建工具的整合模型,然后进行分析及优化。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PLE建构工具整合Web2.0
中图分类号:TP393 1PLE概述
1.1 广义的PL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49-02
PLE本质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由学习这自主控制,自由搜索和构建的个性化平台。另外,从实质上来讲,它是一个线上的巨大资
PLE即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个人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环境)的缩写,是目前国外比较新且越来越受重视的一个学习概念。
般来说,所处环境及接触到事务都可以给我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知识(包括学科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所以,从广义上讲,我们生活的环境即学习环境,把我们所处的环境抽象为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际关系网络和互联网。以上几个环境中,客观世界可以靠感官刺激给人知识,人际网络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给学习者直接或闻间接的知识,网络环境,包括数码通信和电子存储处理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则使得学习者能够主动或被动地获取到各种知识。而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学习者能够触及到的各个部分的合集,就是他们的学习环境,即广义的PLE。
1.2网络环境下的PLE
按照Stephen的描述,PLE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以这里的PLE下的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地特指基于网络的一个数字化的学习形式,即E-leaming。所以,PLE也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有机地组合了常用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工具,也就是一组基于web的、分布式的、免费的工具集合。
门产限站
客服务五联网
Dir用站
据技案服务
RSS聚会
文享信。·覆安四换间
学习个体分
市.
+国片服务
整合
提服务
oQ
图1PLE的一个典型的模型1
博客文章
Digr网站
浦书服务至网
说据技索服务
文章佳意“镇安阿#
整会
学习个体分费
RSS黑会
想、点国国片限
客
索服务
00
图2PLE的改进模型
收稿日期:20160930
网端内容搜索功能
→QQ联系图片信息共他
教育报客服务(ledudig)
共件
源库,需学习者凭借所需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从构成要素上定义,它是基于web2.0的多种工具的融合体,从功能上讲,它是一个具有交流、存储、共享、收集等功能一体的学习平台。狭义的理解,PLE就是PKM转移到网络上的部分,或者是网络用于知识管理的部分。
个人学习环境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社会化软件、计算机通讯、互联网、PKM等的促进下完成的演变。Web2.0实际上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内容创建、分享,交流,协同工作的工具。如何在Web2.0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泛在学习、在线学习等理念为依托,构造自主化、个性化、网络化、傻瓜式的个人学习环境,还有诸多间题待研究。
2PLE的构建工具
理论上进,Web2.0的所有应用都可以用来构建个人学习平台,下面就按照功能分门别类地加以简要介绍。
2.1个人出版和聚合工具
(1)Blog。Blog的主要特点是:1)它是以时间顺序为根据,个人或者群体所作的一种不断更新的记录,2)它是通过留言、评论、回复等方式进行交流;3)Blog的操作用语借鉴了档案管理用语,所以也可以被看作档案或卷宗,B1og为知识管理和创造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
径。
(2)Podcast(插客)。它本质上是博客的升级,但是又继承了收音
机、iPod.互联网这些传媒技术的特点,形成了播客。它是将博客的“读写"转变成“听说"的一种形式。
(3)RSS(简易信息聚合)。出现于1997年的RSS,是一种用于新闻共享以及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
2.2社会协作工具——Wiki
Wiki一词被译为"维基"或"维客"。它以超文本技术为基础,可进行多人协作的一种工具。W退站点是一个自由的平台,访间者可进行维护,也都可以进行意见发表,或者对主题进行探讨或扩展。另外,它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具有组织性,可增长性、可汇聚性、记录修订历史等特点。
2.3用户参与工具
(1)Tag(标签)。Tag实际上是一种日志分类方式,它更加灵活、有趣。当通过Tag,在博客空间上看到相同标签的日志,由此用户之间可以建立沟通与联系。T的意义在于它是群体的力量,能够加强日志间的关联性以及用户间的交互性。
(2)SNS(社会性网络软件或社交网络服务),这是依据“六度分割"建立的基于Web2.0技术的一个应用架构。根据"六度分割"理论,当每个人拥有自已的blog,可以自主维护wiki,然后通过Tag,IM 邮件等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就是社会化网络服务(SNS)。
(3)SocialBookmark(网摘或社会化书签)。它起源于“美味书签
作者简介杨帆(1969一).男,汉族,贵州石阡人,博士资州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李宽省(1990一),男,汉族,山
东泽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249
方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