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技术研究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技术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48.6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7:56:4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技术研究 2015NO.2
建筑节能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tection of Technology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李诺,李兴盛王静2
(1.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市050036;2.河北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石家庄市050021)摘要:基于目前国内外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方法的优缺点,改进现有的检测技术,本文提出控温热流计检测方法,可解决现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技术的缺点。开发这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设备,为建立河北省建筑节能评估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调:节能检测技术;控温热流计法
中图分类号:TU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5)02-0050-03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能耗日益加大,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河北省处于寒冷地区,冬季采暖需消耗大量的矿物资源,建筑采暖能耗占当地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对该地区采取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是十分紧道而必要的。建筑节能能否顺利推进,还有赖于经济上可以承受的先进成熟的技术,以及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产品的支持,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作为一个复杂多样的产业群体,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目前,过渡地区的建筑节能新标准即将颁布实施,南方炎热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在建筑
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1控温热流计法的基本原理
热箱法是在室内侧对一定区域的墙体表面均匀加热,尽可能使得墙体传热过程尽可能小地受到外界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尽快达到传热稳定状态"。热箱法测试不受季节限制,实验室环境相对固定,易于标定其边界因素,测试有其优越性。但现场环境条件的多变,其边界条件不宜标定,测量结果不够精确,限制热箱法检测技术的推广。热流计法是首选方法,其现场测量内容包括热流密度、室内、外气温,建筑保温隔热
第一作者:李诺,女(1981~),工程师。收稿日期:2014-09-10
·50· 万方数据
墙体的内、外表面温度以及热流计的两表面温度。室内采暖在7d以上,检测时间至少为96h。热流计法的检测条件较为严格,检测周期较长,影响节能检测的验收及评估。
不论热流计法还是热箱法,要求的条件都是一维稳态传热(")。根据对检测所依据的热传导理论、数字模型和采暖期建筑物的热流特征进行分析,建筑热工测试所要求的条件是一维稳态传热”,采暖期是满足这个条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必然条件。即在不必拘泥于采暖期的情况下,只要能够模拟出一个具有“一维稳态传热”条件的热(冷)环境,就可满足测试要求。
2热箱的设计
温度传感器
热流
控制主机
图1控温热流计装置简图
上一章:用粉煤灰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下一章:几种激发剂对钢矿粉活性影响的研究

相关文章

DB63/T 610-2007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标准(热箱法) DBJ64/T 056-2015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标准(热箱法) DBJ64/T 056-2015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标准(热箱法) GB/T 34342-2017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浅谈 JGJ/T 357-201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相变材料特性对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 建筑外墙传热系数检测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