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08:38:5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4):1022-1031 Joum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doi: 10. 11674/zwyf. 2015. 0422 http: //www.plantnutrifert.org
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进闯",2,王敬国"·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
摘要:【目的】由根系活动引起的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改变,特别是病原生物数量的增加是导致作物产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其中,植生性病原线虫的危害是大豆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植生性病原线虫的存在往往受到其它营养类型线虫的影响,因而从线虫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不同营养类型的线虫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能全面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本文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比较短期连作和长期连作线虫群落的差异,揭示长期连作大豆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规律,理解线虫群落与植物健康的关系,阐明线虫群落的变化在大互连作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基于 16srDNA的T-RFLP指纹图谱,分析土壤中线虫的物种丰富度和不同大小的末端限制性片段(T-RF)的相对丰
-RF片段对应的线虫种类。最后,利用qPCR,采用绝对定量的
度。然后,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和系统发育树,鉴定T
方法确定线虫群落的大小。【结果】线虫的物种
度最高,第3年的丰富度显著低于第1 RF,且大多数
年后,植物器生线虫相对丰度增加,而在连作后期,植
曾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第1年物种丰富
。大豆根际土中共检测到16个T-
后保持不变。
es)是最为丰富的线虫种类。在连作2~3
三度激少
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示,
第1年线虫群落与其余年限分开,而第2和第3年聚集较近,面连作9、11和13年后聚集较近。另外,线虫群落结构与pH、土壤有机质(SOM)、速效磷(AP)、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相关。线虫群落总丰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第6年。线虫的基因拷贝数与土壤NH;和染料木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NO,和细菌的基因拷贝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大豆根际土壤中,线虫群落丰度在连作第2~3年下降最为明显,到第6~9年有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修复。大豆种植为第一,基线虫属(556bp)丰度最高。土壤功能正常,连作第2~3年后,摄食性线虫(555bp、558bp、560bp等)丰度增加,线虫浸染机会增加。
关键调:连作;大豆;线虫群落;T-RFLP;定量PCR
中图分类号:S344.4;S43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5X(2015)04102210
Effectsofcontinuoussoybeanmonocultureonsoilnematodecommunity
WANG Jin-chuang'-2, WANG Jing-guo'-
(I College of Resourees and Enr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tersity/MOA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Bejing 100193, China; 2 Em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Haikou, Hainan 571l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Soybean yield decrease and soil sincknes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continuous monoculture. Continuous soybean monoculture may provide preferential food resources for specific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namely cyst nematode ( Heterodera glycines),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disease-causing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over beneficial free-living forms, with resulting economic losses. Thus, understanding dynamics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continuous monocultur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oil sickness of soybean. We used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 RFLP) and Quantitative PCR(qPCR) assays to estimate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in soils taken from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with
收稿日期:2014-03-17
接受日期:20140527
网络出版日期:2015-05-06
基金项目:国家白然科学基金(40871121)资助。
作者简介:王进间(1976—),男,河北邯郸人,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E-mail:jinchuangwang@yahoo.con
,通信作者 Tel;01062732198, E-mail; wangig@ cau.edu.cn
万方数据
上一章:不同有机堆肥对土壤性状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下一章: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根结线虫病土引入秸秆碳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不同种植年限黄瓜温室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比较 不同培肥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重金属镉对土壤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碱性肥料对香蕉枯萎病发生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DB23/T 3576-2023 连作大豆土壤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生物有机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EM对连作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