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分析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08:16: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分析 学术论坛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分析
周宇飞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数事执本与成用
摘要随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应到到生活及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这就对计算机软件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促使其迅猛发展然而更新过快的软件技术在发挥积板作用的同时也基露出其可靠性方面的一要问题,鉴于此,本文探讨一要针对性措施,以解决计算机软件不可靠性问题,为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截标识码:A
在科技发展目新月异的当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及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使得人们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优缺点更加关注。因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给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出来,为减少或避免以计算机软件计算的不可靠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将对其不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
解决措施,以期大幅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 1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
一方面,注重软件鲁棒性的提高。为保证软件能够在出错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相关操作,降低软件故障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可采用以下措施实现软件鲁棒性的提高:(1杜绝浮点错误,对软件开发时对浮点错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当变量作为分母时应对变量是否为零进行讨论,进而给其赋一个相对合理的值。(2)避免死循环。软件开发时需要书写很多程序语句,包括判断语句、循环语句以及选择语句等,尤其考虑不周容易出现死循环,使软件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书写循环语句时,应根据软件运行实际,添加合适的判断语句,只要循环达到一定次数会自动终止循环或跳出循环。(3)注重对输出结果加以限制。软件运行期间可能会根据需要向外输出一些数据,为防止固数据输出错误影响软件的稳定工作,应对软件输出数据做相关的处理。另一方面,提高软件抗干扰能力。软件运行期间时常受到一些不良因素影响面无法正常工作,为此应注重软件抗干扰能力的提高,例如,对软件运行的某个环节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可自动停止或进行回滚,最大限度的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另外,还可利用软件可靠性分析工具,对软件运行可靠性进行评估、分析,查找出影响软件稳定
性的因素,为软件开发人员作相关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2采用可靠计算机软件技术
为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应注重可靠性技术的应用,当前计算机软件可靠性技术包括容错技术,排错技术以及避错技术三种,其中容错技术指即使软件出现故障也能保障软件继续运行的技术,其又被细分为环境多样性技术、数据多样性技术以及设计多样性技术。环境多样性技术可使软件适应不同的环境,尤其处理 Heisenbugs缺陷效果显著,其中重新启动系统、重新启动应用程序以及重试操作是该技术典型的例子,数据多样性在处理Bohrbugs效果较好,而且在某种条件下还能处理Heisenbugs缺陷,该技术仅需开发一个版本即可,因此花费的成本较低。设计多样性为了避免编程或说明错误造成的软件不稳定问题,即,针对不同的软件功能要
服本结果
正确执行
收移日期:2016-0119
义裁决器
报警
无法诊断的故障
图1
可诊断的故障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3-0232-0)
求不同小组进行开发,通过空间或时间的允余实现容错目标,包括N 自检验程序设计、恢复块以及N版本程序设计等,客错软件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知软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裁决器正常,软件未出现故障,(2)裁决器发现软件存在的故障,报警并制止软件严重故障的发生,(3)件存在无法发现的故障,或裁决器无法正常工作,软件错误的运行。
排错技术主要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调试以及测试技术及时查找软件存在的缺陷。避错技术指借助设计方法学相关理论最大限度的避免软件过错。
3构建科学的软件技术检测体系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针对计算机软件的技术研发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研发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改良、评价修改、质量检测,并且软件配置管理体系也够完善,这就导致我计算机软件技术研发过程中严重缺乏技术管理,调查发现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研发的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在设计中存在文实不符、随意修改、不规范等问愿,这就大大增加了软件研发中的错误率,这就使得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研发面临多重障碍,导致研发出来的软件技术质量较为低下,并且不可靠性很高。因此,只有构建科学的软件技术检测体系,闭关严格落实体系章程,才能确保计算机软件研发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受到严格的监督及检测,能够随时发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并及时补教、修改,以实现计算机软件技术可靠性的大幅提升。 4严审软件技术研发过程
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研发过程并没有经过规范的、严格的评审,技术人员在编程中的随意性较大,并且对所研发的软件技术没有匹配与之相对应的维护技术,致使所研发的软件技术质量不高,并且一且出现运行错误就无法补教与维护,大大增加了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因此,为切实降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及使用风险,在软件技术研发中应执行严格评审制度,同时伴随着编程工作的完成与之相匹配的维护方案也应随之确定,以确保软件技术研发的高质量完成及使用的低风险性。在实际操作中,计算机软件技术评审者在严格执行评审制度的同时,还应尽量站在研发人员的立场配合其及时发现并纠正研发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以提高软件技术的质量。
总之,针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高不可靠性的现状,为切实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研发机构应注重软件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应用专门的可靠性软件技术,构建完善的软件检测体系,并借助评审部门的严格评审,确保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高质量及高
可靠性,最终为生产及生活带来更大便利。参考文献
[1]张才华.冯法池.任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分析[J]氢煤炭技术》2014.08
[2]余.论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研究[J]网友世界》2014, 02
[3]林依刚.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拿性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5.
作者简介:周宇飞(1981一),女,山东德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
上一章:Python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 下一章:汽车电子系统软件可靠性参数研究

相关文章

基于概率论技术的安全壳喷淋信号仪控设计方案分析与可靠性计算 JIS C 5750-4-4-2011 可靠性管理 第4-4部分: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技术 故障树形图分析 基于HSRP技术的可靠性网络系统分析 基于3F技术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可靠性分析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光栅耦合结构半导体激光器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修正系数计算 机床主轴的可靠性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