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海河隧道工程大体积现浇沉管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海河隧道工程大体积现浇沉管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0.8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0 16:41: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海河隧道工程大体积现浇沉管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013年2月下第42卷第4期
DOI:10.7672/sgjs2013040045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TECHNOLOGY
海河隧道工程大体积现浇沉管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郭建文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9)
【摘要】海河隧道过河段采用沉管法工艺,单节沉管混凝土约11500m”,为大体积混凝土。介绍了沉管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沉管混凝土降温差数值,确定温控措施。通过施工工艺、混凝土双掺技术、原
材料控制及养护措施控制,达到对沉管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保证了沉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键词】混凝土;沉管;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中围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3)04-0045-04
CrackControlofCast-in-placeMassConcretewith
Immersed Tube for Haihe Tunnel
GuoJianwen
( China Railteay Eighteen Bureau Group Fise Company,Tianjin300459,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Haihe tunnels adopted the immersed tube method under the Yellow River. The volume of concrete for each tube segment is 11 500m', which belongs to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crack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immersed tube mass concrete are introduced. Difference of the temperature dropping was calculated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asures were determined. A series of measures were take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crete double mixing technology, raw material control and maintenance to control concrete cracking. These
measures have ensure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immersed tube concrete. Key words : concrete;immersed tube; mass concrete; crack control
1工程概况
海河隧道工程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穿越海河的一个重要节点工程,是沟通滨海新区海河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工程路线全长4.2km,为双向六车道,其中隧道全长3.38km,过河段255m,采用沉管法工艺。本工程穿越海河采用沉管法施工工艺,是华北地区第1条沉管隧道,国内已建、在建的第6条沉管隧道。沉管分3节预制,其中E1管段 85m,E2管段85m,E3-1管段80m,E3-2管段5m 管段断面为“二孔三管廊”的矩形箱式结构,断面尺寸36.6m×9.65m,底板厚1.4m,外侧墙厚1.0m,中隔墙厚0.6m,顶板厚1.35m。每节沉管混凝土有 11500m.抗渗等级为P10,
自1994年国内第1条沉管隧道—一广州珠江·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科研项目:软基条件下海河隧道沉管施工输合技术(09-313)
[作者简介]郭建文,高级工程师,E-mail:guojanwenjia@gmail.com
[收精日期】2012-08-13 万方数据
45
隧道建成后,目前国内沉管隧道已经完成6座,在建的沉管降道有5座。沉管隧道水下理深一般在20m 以上,沉管外壁直接与水接触,管段产生裂缝后会直接造成钢筋锈蚀,贯穿性裂缝会造成沉管隧道渗涌,大大缩短沉管隧道的使用寿命;因面沉管管段现浇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关系到沉管隧道的成败。海河隧道沉管管段采用大体积混凝土,为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理论上进行计算分析,管段制作上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工艺,外侧墙采用循环冷却水工艺,混凝土采用双掺技术,并结合国内沉
管施工经验,对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优化。 2理论计算分析
混土温差主要是水化热温差加上收缩当量
温差。水化热温差产生外约束应力,是产生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收缩当量温差引起自约束应力,
是产生表面裂缝的主要原因。 2.1降温差的确定
降温差即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升(混凝土人模温
上一章:大截面框架柱清水混凝土施工模板支设技术 下一章:钢纤维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关文章

JTS 202-1-2010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大体积混凝土隧道裂缝分析及软件开发 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及实例分析 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及实例分析 [何鹏 主编] 2013年 铁路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 DB32/T 3947-2020 明挖现浇隧道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核电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施工技术 陕西延长石油科研中心筏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