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简介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简介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0.2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7 10:08: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简介 4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0年2月第39卷第2期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简介
冷发光',张仁瑜,丁威,周永祥,田冠飞',何更新2
纪宪坤,王晶,韦庆东,鲍克蒙,田凯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2.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100013)
【摘要】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已经发布,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基于本标准的编制背景,首次提出混凝土耐久性的等级划分的两种情况。闲述了检验中的抽样方法和检验频率,同时采用
偏于安全取值的准则进行评定。并归纳总结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关键词】规范标准;混凝土;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0)02-0004-02
IntroductiononStandardforInspectionandAssessmentof
ConcreteDurabilityJGJ/T193-2009
Leng Faguang', Zhang Renyu', Ding Wei',Zhou Yongxiang', Tian Guanfei', He Gengxin",Ji Xiankun',Wang Jing',Wei Qingdong',Bao Kemeng',Tian Kai
(1.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Bejing100013, China;
2.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on Concrete of Standardis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Bejing100013, China) Abstract:The industry standard of Standard for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ncrete durability JGJ/T193-onreoeeaaameree JGJ/T193-2009 standard,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classify two situations during grade division of concrete durability. Besides, sampling method and test frequency are outl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preferring to safety values is put forward. The further work of this standard is summed up in brief.
Key words:code and standard; concrete; durability
编制背景和意义
1
2007年,世界消耗混凝土约50亿m,混凝土的用量仍将持续增长,由此引发的能源和环境间题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耐久性作为高性能混整土的首要内漏已经获得众多学者的广泛认可。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涵之一。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延长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维修、维护和加固建筑物而花费的高昂费用,延缓了拆旧盖新的周期,从而缓解了对混凝土的增量需求,节约了能源、资源(特别是黏土、石灰石、砂等不可再生资源),减少了CO,的排放量。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下,从耐久性角度积极推进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混疑土的耐久性课题近年来直是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之一。加之,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混凝土的产量和用量占到世界的一半
万方数据
左右。重视和加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保证基础设施长期、有效、低维修成本的运行,对于我国未来的长期发展十分重要。切实开展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是我国目前混凝土领域追切而重大的任务。
近些年,国内外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工程界也逐步开始重视混凝土的耐久性间题,并将相关的技术措施应用于工程建设。但是,对于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评价一直是一个引起争论的话题,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缺乏合理、统一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导致各种试验研究不能在一个可以比较的平台上进行;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贯彻和实施,造成“研究热,工程冷”的不利局面。为了打通混凝土结构
【收稿日期】2009-12-14
【作者商介】冷发光,中国建策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全国混凝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书长,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
100013,电话:(010)64517940,E-mail:
lengfaguang@126.com
上一章: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下一章:海域深水区混凝土底板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

相关文章

GB/T 51355-2019 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 GB/T 51355-2019 高清晰版 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简介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主要问题修订简介 JGJ/T 259-201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清晰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