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卷,第3期 2014年3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中药三七不同部位和组织的红外光谱分析李建蕊,2,陈建波”,周群”,孙素琴*,吕光华1*
Vol. 34 ,No. 3.pp634-637
March,2014
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成都611137
2.清华大学化学系,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剪口、主根、筋条、绒根等不同部位以及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术部等不同组织的红外光谱及其二阶导数谱进行广研究,三七不同部位及组织红外光谱的整体峰形相似;在3400,2930,1645,1155,1080和1020cm-附近有淀粉的特征吸收峰,其主体成分均为淀粉。但各部位和组织的红外光谱及其特征性化学成分有差异。剪口在 1077和1152cm处峰的强度比大于其他部位,皂苷的含量最高。剪口及其表皮在1317和780cm一特征峰明显,含草酸钙;并且剪口表皮中草酸钙的含量比剪口中的含量高。绒根在1384和825cm-"处有硝酸盐的特征峰,说明绒根富含硝酸盐类成分。主根表皮在2926,2854和1740cm-处的吸收峰较强,酯类成分的含量较高。形成层的红外光谱中酰胺工带和酰胺Ⅱ带峰明显,富含蛋白质。由此可见,三七不同部位和组织的红外光谱及其二阶导数谱各有特征,不仅揭示了整体化学成分,还能提供有机大分子、无机小分子等特
征性成分信息。红外光谱可用于三七及其不同部位和组织的准确、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关键词三七;剪口;主根;绒根;红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R28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4 )03-0634-04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既能客观反映中药的整体物质基础,又能揭示其有机成分、无机成分以及特征性成分,可以简便、快速、准确、无损地对中药质量进行整
三七为常用的名贵中药,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散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多以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人药,用量大。三七的质量与采收季节、部位及加工方法密切相关。传统经验认为,种植后第3年~4年秋季开花前采收的三七称为“春七”,根饱满,质量好;11月种子成熟后采收的三七称为“冬七”,根较松泡,质量较差。三七的主根称“三七头子”,剪下的芦头(根茎)称“剪口”,较粗支根称“筋条”,细小支根及须根称“绒根”。三七的商品通常根据大小分成不同等级,价格差异较大。化学研究表明,三七含有皂苷、黄酮、三七多糖和挥发油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口-3]。但是,三七不同部位和组织中这些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均有差异1,5],说明其质量和功效也有差异。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鉴别三七不同部位的方法,对三七药材质量评价非常必要。
收稿日期:2013-07-24,修订日期:2013-10-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5076)资助
作者简介:李建嘉,1987年生,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
体控制=10]。为此,本文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三七的剪口(根茎)、主根、筋条(较粗支根)、绒根(细小支根和须根等不同部位以及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术部(形成层以内的部分等不同组织的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进行广研究,找出各自的光谱特征、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为三七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其控制提供了一种准
确、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 1实验部分
仪器、药品及样品
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为SpectrumOne(美国 PerkinElmer公司),DTGS检测器。收集红外光谱的分辨率为4cm-,光谱范围为4000~400cm-,每张光谱累加扫描16次,扫描过程中实时扣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计算
e-mail : ljr2011s450@ 163, com
*通讯联系人e-mail ; sunsq@ tsinghua. edu, cn; lughed@ aliyun,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