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卷,第8期 2016年8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林药复合种植滇龙胆红外光谱鉴别研究申云霞1.2,赵艳丽1,张雾1,金航1,王元忠1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0 2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Vol.36,No.8,pp2468-2473
August,2016
摘要林药复合种植是一种缓解中药资源减少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 70份不同种植模式的滇龙胆进行研究,通过Omnic8.0软件对原始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归一化、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对样品与龙胆苦苷标准品的二阶导数光谱进行分析;利用各类样品的平均光谱建立两个光谱数据库Lib1和Lib2,其中Lib1在1800~600cm-1光谱范围内进行专家检索,Lib2在全谱范围内进行相关性和平方微分差检索。结果表明,样品的红外光谱较为相似,难以直观分析鉴别;样品与龙胆苦苷标准品具有多个共有峰,其中1611和1076cm-1为标准品的特征峰,各样品在1076cm-1处峰形差异较小,通过对 1611cm-1处峰面积的比较,种植于核桃林下的样品龙胆苦苷含量最高,荒坡种植及与木瓜复合种植的样品有效成分含量最低;不同种植模式样品中有效成分的不同表现为光谱匹配值之间的差异,与核桃树、旱冬瓜、桉树、茶树、杉树复合种植的样品间匹配值的差异小于与术瓜复合种植及荒坡种植的样品,专家检索法对样品的误判数为11,相关性检索和平方微分差检紧索法对样品的误判数分别为4和9,即在全谱范围内相关性检索法对样品鉴别效果最佳,正确识别率为94.29%。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光谱检索对不同复
合种植模式滇龙胆的鉴别效果较好,为不同复合种植中药药源鉴别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滇龙胆;复合种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光谱检索
中图分类号:0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l: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6)08-246806
土地资源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发现,荔校与旋扭山绿豆复合种植系统较单一种植系统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在亚热带茶园中间种豆科植物
土地资源是一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我国是土地资源大国,人均土地占有量较少,耕地尤为短缺1。当前耕地资源瓶颈作用日渐凸显,因此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是缓解资源短缺与需求之间矛盾的根本。中药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受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3]
随着中医药科学的深入研究,中药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药用植物裁培及野生变家种已成为中药行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趋势4。中药的种植须依赖土地,在我国西南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和高原土地面积广阔,耕地资源稀缺5};建立多生物、多层次和多时序的立体复合性农业结构,对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林复合系统是突破传统的单种植模式,通过利用物种间的生态互补功能,能够有效提高
收稿日期:2015-01-10,修订日期:2015-05-11
白三叶草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并提高茶叶产量";桑树与谷子间作可增加桑叶的产量,提高桑树叶的光合生产能力[10]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Franch.为龙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草地、灌从中及林下11,为濒危药用植物。为了缓解药材与粮食争地的矛盾,根据药材的生长习性,目前,在云南临沧地区,于荒坡和林下实现规模化种植,王文杰等12研究表明不同生境对白屈菜中单宁、黄酮和生物碱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有影明,因此,对林药复合种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法具有快速、无损和简便等优点,能够反映样品化学成分整体信息,广泛用于食品[13-15]、中药15-18}的鉴别和质量分析。本实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及光谱检索法对七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滇龙胆进行研究,以期为滇龙胆立体复合种植提供依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60608)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FD066,2013FZ150)资助作者简介:申云霞,女,1991年生,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shenyunxia1991@163. com
=通讯联系人
e-mail: yzwang198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