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醇烃化技术在合成氨装置的应用

醇烃化技术在合成氨装置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4.1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16:29:4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醇烃化技术在合成氨装置的应用 小氮肥第38卷第5期2010年5月
醇烃化技术在合成氨装置的应用
安俊峰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215634)
0前言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2套醇氨生产装置,每套设计总氨生产能力达180k/a。合成氨精制部分选用醇烃化工艺替代原铜洗工艺。其中第1套醇烃化装置已运行4年多,至今尚未更换过醇化和烃化催化剂,醇化催化剂热点温度维持在(235±5)℃,烃化催化剂热点温度维持在(230±5)℃,运行正常效果良好,且生产装置区域内清洁、干净,无任何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经济
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1工艺流程
高压机六段出口11.0~13.0MPa气体经氨洗塔洗氨后,经油分离器、热交换器进入醇化塔,进醇化塔的气体分成3个部分:①70%(体积分数,下同)左右的主线气经塔底换热器提温后进人中心管,再到第1绝热层催化剂后依次到第2 绝热层催化剂、第3冷管层催化剂、第4换热器层催化剂,最后出塔;②20%左右的分流气经塔内外壁之间的环隙进入第3冷管层催化剂的冷管束内,作为冷气移走催化剂的反应热后进人第2绝热层催化剂顶部,与主线气汇合;③剩余的10% 左右的气体作为冷激气,调节第1绝热层催化剂、第3冷管层催化剂的热点温度。出醇化塔的气体依次经热交换器、水冷器,分离出的甲醇送人罐区,工艺气体进人高压机七段人口压缩至26.0~ 28.0MPa后经烃化油分离器和热交换器进人烃化塔。进烃化塔气体分成2个部分:主线气经塔底换热器提温后进人中心管,经三段绝热层催化剂后出塔;另一部分的分流气与主线气汇合后也经催化剂层出塔。出塔气体依次经热交换器、水冷却塔、氨冷却器进人分离器分离出烃化液后,气
体进人合成塔,烃化液送罐区。万方数据
2
醇烃化工艺的技术特点
2.1醇化塔、烃化塔内气体的分流
5
进醇化塔的气体分成3个部分,这种分流工
艺不但减少塔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而且大大降低了塔的阻力:另外,生产上加减量的操作调节也简单、方便,除了使用冷激气体调节温度外,其余阀门基本不用动作。
进烃化塔的气体分流与甲醇塔类似,不同之处在烃化塔无冷管层催化剂,环隙气进塔后直接与主线气汇合。
2.2可调节醇氨比
醇化系统设置2套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有油分离器、热交换器、甲醇合成塔、水冷却塔及水分离器,2套子系统可串联、并联,也可以半串联、半并联。串联生产时,前1套子系统主要产醇,后1套子系统起净化作用,产醇起次要作用,其目的是去掉一级醇化后剩余的CO和CO,,使第2级醇化后的(CO+CO,)在0.4%以下,调整循环机的数量和进系统的CO含量,使醇氨比在1:15~1:4进行调整。单套装置粗甲醇产量约为31k/a左右。2套子系统的半串联半并联是对串联的补充和优化,在串联的生产状态下,进后1套子系统的CO和CO,含量较低,反应热小于被气体带走的热量,要利用开电炉来保持催化剂温度的稳定。采用半串联半并联方式生产时,将进前1个子系统的气体引出一部分进人后 1个子系统,提高进入后1个子系统的CO和CO 含量,增加反应热,从而可不用电炉,稳定催化剂温度,降低电耗。
2.3烃化催化剂的热量补充
根据工艺要求,烃化系统设置在第2级醇化子系统后,目的是将第2级醇化后(CO+CO,) <0.4%的气体精制到(CO+CO,)<25×10-6
上一章: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在中水回用项目中的应用实践 下一章:二申醚产业发展前景探讨与展望

相关文章

醇烃化精制工艺运行总结 特殊热电偶在甲醇合成装置中的应用 论盘阀在壳牌合成气化装置的应用与研究 缠绕管式反应器在甲醇合成装置上的应用 QDB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在1000kt∕a合成氨变换装置上的应用 HRC制冷技术在尿素合成氨厂中的应用 低温五步法制惰技术在合成氨系统大修置换中的应用 拉曼光谱在线测量技术在聚合物合成与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