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卷第7期 2013年7月
涂装技术
上海涂料
SHANGHAI COATINGS
Vol. 51 No.7
Jul.2013
无磷前处理技术及其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
赵凯利(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在汽车涂装领域,无磷前处理技术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替代传统磷化工艺的趋势日益明显。介绍了无磷前处理技术的3种主要产品类型、作用机理及其性能特点,同时展示了 KR-S210硅烷改性技术在我国汽车涂装行业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无磷前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调:无磷前处理技术;磷化;盐技术:硅烷技术;硅烷改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TQ639.1
0引言
文献标识码:A
为了保证汽车整车或其零部件达到一定的耐蚀要求,在电泳或者喷漆涂装前必须经过表面处理的工序。虽然这一工序在整个汽车行业生产过程中成本占用量较低,但是对保证产品质量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磷化都是此工序主要的工艺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耐蚀效果。尽管磷化工艺可以给工件提供优异的防腐性能,但此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能耗高、污染严重、含有害重金属、废水处理较困难、容易在管壁和管道内结渣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生产现场反映的情况以及与其它汽车行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可以发现,在肯定磷化工艺效果的同时都对磷化工艺的种种弊端感到不便,而中高层管理人员则普遍感受到了地方政府在环保方面施加的压力,同时出于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的考虑,对环保型磷化替代工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随着国内外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无磷前处理产品的日益成熟和广泛推广,采用新型绿色前处理工艺替
代传统磷化工艺的趋势愈见明显。[收稿日期】2013-04-09
文章编号:1009-1696(2013))07-0033-06 1无磷前处理技术介绍
无磷前处理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磷化工艺提出来的,无磷技术即意味着前处理过程中采用新型环保的无磷产品,其特点是在工件上形成的化学转化膜层较磷化膜薄。通常来说,三元系磷化膜的厚度在 2~3μm,而无磷技术形成的膜层厚度在50~500nm。图1和图2分别为三元系磷化膜层和一般无磷前处理膜层的扫描电镜照片,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无磷膜层较磷化膜层更致密,即使无磷膜层较薄,但因其膜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与后道涂层的附着力较好。
图1三元系磷化膜的SEM图
Figure 1 The SEM chart of termary system phosphating film
【作者简介】赵凯利,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发工程师,留美归国博士,美国腐蚀与防护工程师协会会员。专业从
事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以及表面处理产品的研发工作,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并发表相关技术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