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轨道交通导向的东京大都市区新城发展路径研究

轨道交通导向的东京大都市区新城发展路径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7: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轨道交通导向的东京大都市区新城发展路径研究 都市快轨交通·第29卷第3期2016年6月
doi:10. 3969/j. issn, 1672 -6073. 2016. 03, 028
轨道交通导向的东京
《海外快轨
大都市区新城发展路径研究
王宇宁1范志清2
(1.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300061)
摘要以轨道交通引导新城开发作为当前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重要模式,是应对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空间外部扩张需求以及减少中心城区承载压力的必然手段与根本选择。选取东京大都市区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梳理执道交通体系与新城开发建设的发展历程,明确其以轨道交通支持引导新城开发的发展模式,继而,选取东京大都市区以轨道交通导向新城开发最为成功和不基理想的典型案例一—多摩田因都市和多摩新城,从影响两座新城产生巨大开发效果差异的4个方面,即开发建设时序、建设主体、功能设置及交通街接展开对比分析,总结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并针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建设及新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二者应实现时空同步性、主体协调性、功能复合性和衔接便利性等开发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大都市区:新城:协调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073(2016)03-0122-05
研究背景 1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正引发着当前我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体系的激烈变革与深刻重组,使功能高度集聚的“单中心、圈层式” 发展模式正不断转向功能有机疏散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格局。而这其中,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的有机组成,是承载区域功能的重要节点,更是推动城乡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1-2],因此,成为当前我国如北京、上海、天津等诸多大都市外部空间扩展的
收稿日期:2015-07-02修回日期:2015-11-02
作者简介:王宇宁,女,博士,讲师,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研
究,wangyn8158@126.com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52XB1402) 122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核心区域及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
新城理念最早源起于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历经多年的实践探索业已不断丰富完善。而这其中,新城与老城之间是否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成为了英国第一代及第二代新城失败以及巴黎新城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当前,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如火如茶的快速推进,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开发成为我国诸多大都市新城开发建设的重要模式,希冀通过二者的相互配合来疏解单中心过度集聚的人口与功能,进而形成新城对中心城区的"反磁力"效应,最终实现区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东京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运营效率最高的轨道交通体系,其对于都市区的外部空间扩展及内部功能重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导作用。但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开发建设既有成功的经典案例,又有失败的惨痛教训。因此,通过典型案例深人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整合的路径、机制及阶段性规律,对于我国轨道交通导向下大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的制定有着很好的借鉴及启示意义。
2东京的轨道交通建设及新城发展
东京大都市区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带”①,其高效、发达的轨道交通体系是其不断引导郊区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与媒介。
2.1线网发达、运营高效的轨道交通体系
东京的轨道交通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 年代,当时的城市化地区主要集中在山手线以内。虽然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很低,但由于轨道交通相较于步行、马车等传统交通方式在运行速度上的提高,仍然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在周边地区(见图1)。1900一1920 年间,市区内的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快速提升,不仅满足
上一章: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 下一章:市政电网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护

相关文章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青岛发展模式、路径与战略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与可持续交通 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 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交通导向下老城中心区空间发展机制研究 纽约大都市规划百年:新城市化时期的探索与创新 目标导向的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