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快轨交通·第29卷第4期2016年8月
doi:10.3969/i.issn.1672 -6073.2016.04.027
《海外快轨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内的
公共艺术
张艺馨
(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天津300191)
摘要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固其独特的公共艺术被誉为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康”。阐速斯德哥尔摩城市地域特征及其地铁在线网规模、车站设计等方面的理念和特点,对其独树一帜的公共艺术风格背后的深层原固进行分析,并从空间氛围的营造和综合性功能的体验两方面解析其站内空间公共艺术的处理手法,以期为我国地铁空间的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
依据。
关键调地铁:线网规模;车站设计:地下空间:城市表情;公共艺术;斯德哥尔摩
中图分类号U23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6073(2016)04-0121-04
斯德哥尔摩地铁概况 1
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及第一大城市,其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岛屿城市。斯德哥尔摩的地下铁路系统于1950 年正式开通,直至今日,其地铁有3条主要线路,全长 108km,全线共设有100座地铁站点(其中53座在地上),顺序编号为10~19,分别用绿、红、蓝3种颜色表示(见图1)。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系统不但承载着北欧重要城市的都市公共交通,而且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享有“地下艺术长廊”的美誉。
在斯德哥尔摩地铁站设计中,最引以为傲的是其具有自然风情的公共艺术:每个站台都利用原始的壁面,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壁画,形成独特的凹凸不平的岩洞风格。
收稿日期:2015-12-21修回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张艺馨,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学,
895797521@qq.com
善
图1斯德哥尔摩地铁线网
形成这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形式,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首先是地铁建设初期开采难度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几乎所有站台都建在地下20~30m深处,这就决定了开采挖掘的难度以及岩石洞穴的来之不易,这样大体量的空间构成也决定了打磨、再加工、进行现代化设计的难度。因此,这种开采的先天条件是地铁站保持原始洞穴风貌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受城市地域特征的影响。斯德哥尔摩属于岛屿城市,为了呼应城市自然风格的地域特征,设计师刻意保留了挖掘时的原始风貌而未经修饰的特点,使其与城市环境得到完美结合。
其三是受城市人文主义的影响。斯德哥尔摩始建于13世纪中期,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古城风貌,装饰着木雕和石刻的建筑以及狭窄婉曲的街道使整座城市绽放着欧洲古典艺术的魅力。其地铁站利用公共艺术,既保留了当地城市的人文特征,又将其与实用性设施相结合,使地铁站在具有形式多变的艺术风情的同
URBAN RAPID RAILTRANSIT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