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

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6.5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14:25: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 赵秀芬
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
王树伦?于名讯’
徐勤涛
(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济南250031)(2总装南京军事代表局济南代表室,济南250031)
(3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济南250061)
杨丰帆",3
文摘分析了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吸波原理,综述了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材料如零维磁性纳米颗粒、一维磁性金属纳米线、二维磁性薄膜、二维片状磁性金属颗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关键词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纳米硅性全属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nts of Nano-Magnetic Metals
ZhaoXiufen'
XuQintao'YangFengfan'.3
Wang Shulun?YuMingxun
(1The 5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North Industries Corporation,Jinan250031)
(2The Jinan Agent's Room of the GAD Nanjing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Bureau,Jinan250031)
(3Physics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
Abstract The absorbing mechanism of nano-magnetic metals is analytically di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magnetic metals including nano-magnetic particles of zero dimension,nanowire arrays of one dimension, magnetic thin films of two dimension and flaky matel magnetic powders of two dimension at home and abroad is reviewed. At last,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Absorbing material,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nt,Nano-magnetic metal
0引言
雷达吸波材料(RAM)不仅作为隐身技术的重要手段得到各军事国家的重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化。例如频段为UHF(0.3-3GHz)和SHF(3-30GHz)的电磁波广泛应用于高速信息传输,局域网(LAN)系统频段设置为2.4、5.0和19.0CHz,电子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ETC)频段为5.8CHz,作为下一代信息传输技术候选者的超宽带(UWB)系统在美国的频段设定为3.1-10.6GHz1)。另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元器件日益小型化、集成化和高速化,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电磁辐射和信息泄露等危害(2],吸波材料亦可作为电磁防护材料得以应用。
由于纳米材料结构和组成的特殊性,例如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磁性金属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高磁导率和
收稿日期:2010-0302
基金项目:总装预研资助项目(40401030202)
小的磁致伸缩系数,对于获得高吸收的电磁波吸收材料至关重要。而纳米结构磁性金属材料兼具纳米材料和磁性金属的优异性能,表现出表面磁矩增强、巨磁电阻效应和自旋重取向等特性‘3],可获得良好的吸波效果。本文主要介绍零维磁性金属纳米颗粒、一维磁性金属纳米线、二维磁性薄膜和二维片状磁性金属颗粒吸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吸波理论进行探讨。
1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吸波理论
半个多世纪以来,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电磁波吸收剂已有较大的发展,传统的吸收剂主要有:电介质型的导电炭黑和石墨、碳纤维、碳化硅纤维、钛酸钡铁电陶瓷等,具有较高的介电损耗,依靠介质的电子极化、界面极化衰减或介质极化迟豫损耗来吸收电磁波,但是添加电介质吸收剂不能改变磁导率,且对厚度的依赖性较高;磁介质型的铁氧体、羰基铁粉以及
作者简介:赵秀芬,1986年出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磁屏蔽及吸波材料方面的研究。E-mail;xfthao53@126.com
-16-
万方数据
http://www.yhclgy.com宇航材料工艺2010年第6期
上一章: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能 下一章:压印接头混合失效模式静力学分析

相关文章

纳米Fe3Si∕SiC吸收剂的制备及电磁参数的调节 GB/T 35385-2017 无损检测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GB/T 35385-2017 无损检测 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GB/T 35393-2017 无损检测 非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GB/T 35393-2017 无损检测非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GB/T 31723.405-2015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5部分:电磁兼容 耦合或屏蔽衰减 吸收钳法 GB/T 31723.414-2021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14部分:电磁兼容 电缆组件(现场条件)的耦合衰减 吸收钳法 GB/T 31723.412-2021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12部分:电磁兼容 连接硬件的耦合衰减或屏蔽衰减 吸收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