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5385-2017 无损检测 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GB/T 35385-2017 无损检测 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20.8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11:29:43



推荐标签: 电磁 金属 无损检测 方法 磁性 涡流 35385 涡流

内容简介

GB/T 35385-2017 无损检测 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ICS,19.100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3852017
无损检测
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Non-destructivetestingPractice for electromagnetic
(eddy-current)sorting of ferrous metals
2018-04-01实施
2017-12-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538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
研究所、清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林、叶琛、林俊明、蔡桂喜、黄松岭。
一 GB/T 35385—2017
无损检测
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电磁(涡流)检测技术对铁磁性金属进行分选的方法:即采用绝对式或比较式线
圈来区分铁磁性金属在质量、形状、电导率、磁导率上的变化,以及区分硬度、合金成分等与铁磁性金属电磁性能密切相关的各种属性的变化,
本标准适用于铁磁性金属材料的分选。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概要
4.1总则
绝对式(单)线圈法和比较式(双)线圈法是电磁分选中常用的两种技术。通常根据分选效果决定采
用绝对式线圈法或比较式线圈法。 4.2 分选方法 4.2.1 绝对式(单)线圈法 4.2.1.1 穿过式线圈法
将不同对比试块依次放人检测线圈中,调整仪器获取适当信号。通常使用3个分别代表上档、中档和下档级别的对比试块进行设定。然后将被检工件放入检测线圈中,通过检测仪器判断被检工件是否在所需范围之内。 4.2.1.2 2放置式线圈法
将放置式线圈依次放置在对比试块上,调整仪器获取适当信号。通常使用3个分别代表上档、中档和下档级别的对比试块进行设定。然后将线圈放置在被检工件上,通过检测仪器判断被检工件是否在所需范围之内
1 GB/T35385—2017
4.2.2比较式(双)线圈法
4.2.2.1穿过式线圈法
将代表验收上限或下限(或上下限)、级别上限或下限(或上下限)的对比试块分别放入参考线圈和
检测线圈中,调整仪器获取适当信号。然后逐一将被检工件放人检测线圈进行检测,而将参考线圈中的试块保持不动,通过检测仪器判断被检工件是否在所需范围之内。
4.2.2.2放置式线圈法
将参考线圈和检测线圈分别放置在代表验收上限或下限(或上下限)、级别上限或下限(或上下限)
的对比试块上,调整仪器获取适当信号。然后将检测线圈逐一放置在被检工件上进行检测,而将参考线圈中的试块保持不动,通过检测仪器判断被检工件是否在所需范围之内 4.3技术特点 4.3.1绝对式线圈法和比较式线圈法是关于铁磁性金属零件或坏料的大批量电磁分选方法,主要从金属材料的成分、形状、结构、工艺和组分等方面考虑。 4.3.2只要尺寸和外形允许,绝对式线圈法和比较式线圈法都可以用于速度高达10个/s全自动化高速分选。 4.3.3单线圈法和双线圈法都需将被检工件与对比试块进行比较,并需要2个或多个代表验收上下限的对比试块。单线圈法中应根据对比试块的变化调整仪器,改变参考信号。双线圈法中被检工件与对比试块间的任何电磁性能差异都会破坏系统平衡。 4.3.4当要求高灵敏度检测时,常采用比较式线圈法。这种方法可以完全抑制内外部干扰,如温度变化或杂散磁场。当采用谐波诊断进行分选时一般用比较式线圈法。 4.3.5分选方法可以是人工依次将被检工件放人检测线圈中,也可以采用机械设备使被检材料的供给和分选操作自动化。在使用自动化分选时为观察到稳定的信号,可能需要根据经验确定被检工件在检测线圈中的停留时间,采用低频检测时更应如此。
5一般要求
5.1人员资格
按本标准进行检测的人员应按照GB/T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并由雇主或其代理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和操作授权。 5.2影响因素
5.2.1利用对比试块所建立的仪器各参数的相互关系应使要分选的各类工件的磁特性或电特性在仪器指示上有尽可能明显的差异,否则将影响分选效果。 5.2.2磁场强度和检测频率应能明确地分离要检测的变量 5.2.3对于铁磁性材料,如分选前经受过磁化会使分选效果受到限制。因而有剩磁的材料应经过退磁后再进行电磁分选。 5.2.4对比试块和被检工件的温度也会影响分选效果。为此,在采用双线圈法时应考虑对比试块因长时间处于参考线圈中而导致温度升高,必要时可采取冷却措施或配备多个试块轮换使用。而被检工件应在常温下进行分选。
2 GB/T35385—2017
5.2.5为便于分选,对比试块和被检工件的形状、质量和厚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5.3分选设备 5.3.1电磁分选仪
电磁分选仪应能以适当频率和功率水平的交变电流激励线圈并能感应出该线圈电磁效应的变化
仪器可包括各种信号处理装置(如相位识别器、滤波器等),并可用表头、示波器或其他信号处理装置显示其输出信号。
5.3.2检测线圈
5.3.2.1检测线圈可以是穿过式的也可以是放置式的,应能够在包含被检工件和对比试块的周围空间感生电磁场并能检测出被检工件磁特性或电特性的变化 5.3.2.2检测线圈的选择应使填充系数尽可能大,即检测线圈与被检工件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这对高灵敏度检测尤为重要。 5.3.2.3使用穿过式线圈检测形状复杂的工件时,应提供与被检材料相匹配的衬垫,以确保每次检测时被检工件都位于检测线圈内的同一位置上。衬垫应采用非铁磁性、非导电材料制作。 5.3.3机械传动装置
可采用机械操作装置以实现工件的自动传送和自动分选,
6对比试块
6.1又 对比试块的用途
对比试块用于电磁分选仪器的设定和使用过程中的定时校准
6.2对比试块的分类 6.2.1对比试块包括合格级对比试块和不合格级对比试块。 6.2.2采用单线圈法时,合格级对比试块与被检工件应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牌号和热处理状态并具有相似的表面状况;不合格级对比试块与被检工件应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和相似的表面状况,而具有足以被区分开来的不同牌号或热处理状态。 6.2.3采用双线圈法时,合格级对比试块应是每组两个,它们除满足单线圈法的要求外,还应分别代表验收的上下限范围:不合格级对比试块与单线圈法要求相同并可使用单线圈法的不合格级对比试块
7分选步骤
7.14 每次重新使用分选设备时,或变更被检工件的规格、牌号、热处理、表面状况时,均应利用标准试块进行分选仪器参数的设定。 7.2将检测线圈与仪器连接。如有需要,将衬垫或其他定位装置置于线圈中 7.3电磁分选仪应根据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时间充分预热后再进行调试,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7.4将合格类对比试块放入检测线圈:
a) 采用单线圈法时,根据被检材料的规格、牌号、热处理状态选择不同级别的合格类对比试块并
将其放入检测线圈。对比试块与检测线圈应保持同心或吻合良好。
3 GB/T35385—2017
b)采用双线圈法时,根据被检材料的规格、牌号、热处理状态选择同一组的两个合格类对比试块
并将其分别放入参考线圈和检测线圈。对比试块与参考线圈和检测线圈应保持同心或吻合良好。
7.5选择适当的电磁分选仪的激励电流和检测频率后,在较低灵敏度下调节仪器的补偿器和相位器,使仪器指示的信号最小。即表头显示时指针基本处于零位;显示屏光点显示时光点位于X-Y坐标零点;示波器曲线显示时信号幅值近似为零。然后逐步提高仪器灵敏度并同时调节补偿和有关参数,直到达到所需灵敏度时信号幅值近似为零。然后逐步提高仪器灵敏度并同时调节补偿器和有关参数,直到达到所需灵敏度时仪器指示的信号仍然最小。智能型仪器按其技术规定设定。 7.6取出检测线圈中的合格类对比试块,依次将若干种与被检工件的规格和表面状况相同而牌号或热处理状态不同的不合格类对比试块放人检测线圈。同时调节仪器有关参数并交替更换7.4中所有的合格类对比试块,使合格类试块的信号指示始终最小,而各种不合格类对比试块均有明显的信号,其中最小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8dB。 7.7以若干种不合格类试块所示信号中的最小信号设定报警区域或调节仪器灵敏度使这一最小信号落人报警区域,其目标是使最小信号足以给出报警指示。从而确保需要分开的若干种不同工件均得到可靠分选。 7.8完成上述步骤后将被检工件逐一放入检测线圈进行分选, 7.9在规格、牌号和热处理状态相同的工件的连续分选检验期间,应至少每4h校准一次分选设备。 每次分选检验结束后或分选检验中对设备性能有怀疑时亦进行设备校准。校准方法是将合格类对比试块和产生最小信号的不合格类对比试块分别放入检测线圈,如分选结果满足7.7要求,则可继续分选检验。否则应按7.5和7.6以及7.7规定的步骤重新设定设备,并应在此后对上一次校准后所分选的工件进行重新分选检验。
8分选结果的评定
8.1采用人工分选方式时,如被检工件放入检测线圈后仪器指示的信号没有引起仪器报警;或采用自动检测方式时,如被检工件全长通过检测线圈时仪器指示的信号没有引起仪器报警,则认为该工件的材质无异常。 8.2采用人工分选方式时,如被检工件放入检测线圈后仪器指示的信号引起仪器报警;或采用自动检测方式时,如被检工件全长通过检测线圈时仪器指示的信号引起仪器报警,则认为该工件的牌号或热处理状态是可疑的。 8.3采用自动分选方式时,如被检工件全长通过检测线圈时工件局部有仪器指示信号引起仪器报警,则认为该工件的牌号无异常,但局部的物理性能或组织状态是可疑的。 8.4对可疑的工件可采取下列任意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a) 对牌号可疑的工件进行光谱分析、化学分析或其他分析方法:以确认其牌号 b) 对热处理状态可疑的工件进行金相分析,以确认其组织状态: c) 对局部可疑工件的可疑部分进行其他方法检验(如金相分析或探伤等); d) 对局部可疑的工件评定为不合格; e) 将牌号或热处理状态可疑的工件评定为混料。
9报告
分选报告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4
上一章:GB/T 34892-2017 无损检测 机械手超声检测方法 下一章:GB/T 35389-2017 无损检测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导则

相关文章

GB/T 35385-2017 无损检测 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GB/T 35393-2017 无损检测 非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GB/T 35393-2017 无损检测非铁磁性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方法 JB/T 13158-2017 无损检测 在役非铁磁性热交换器管电磁(涡流)检测方法 GB/T 41120-2021 无损检测 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脉冲涡流检测 YB/T 127-2014 黑色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检验方法 YB/T 127-2014 黑色金属电磁(涡流)分选检验方法 JB/T 13159-2017 无损检测 在役铁磁性热交换器管的远场涡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