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应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碳强度核算体系

应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碳强度核算体系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6.1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08:38:4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应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碳强度核算体系 编辑/郝丽娟
应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
碳强度核算体系 O文/李瑾
就目前来说,我国要对国内现有的碳排放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有个清晰的了解。但是,有关部门对于我国各行业、各地区碳排放的基础数据并未确切掌握,这将影响到对我国碳排放现状的研究和判断,进而对相关问题上的科学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使我国在相关的国际谈判中处于劣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温室气体核算纳入其标准商业实践。我国大量企业作为国际产业链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将受到这一潮流的影响,也被要求进行碳核算、提供碳足迹信息或进行碳标识等。但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对于企业碳核算的标准和规范,因此不得不参照国际上的一些试行标准和规范。特别是随着碳税、碳关税等政策的出现,碳核算标准可能成为未来绿色贸易壁垒的一部分。因此,为保障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笔者认为,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碳核算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
为了对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碳排放状况有一个基本了解,让我国真正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碳强度标准,作为衡量我国在应
万方数据
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所取得成绩的主要参考指标。碳强度是一种相对的考核标准,作为一种效率指标,既可以避开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性排放目标,又可以体现我国在减少碳排放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建立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碳核算体系是实现碳减排的基石。以此为基础,管理增加碳排放的风险并确认减少排放的机会,公开报告并鼓励企业参与自愿碳减排计划,以奖励早期的白愿减排行动。建立碳强度标准的目的在于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并明确减少排放的机会;公开报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行动,明确各个地区,企业和组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研究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方法和数据,但这是一个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和核算,无法明确到微观主体碳排放量的信息。碳强度标准是基于经济产出的碳排放量(碳强度=碳排放量/经济产出),可以考核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可以考核同类产业中不同企业的能效水平。政府可以据此掌握各个微观主体的碳强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平衡,淘汰落后地
Focus关注
区、落后产业或企业。
作为一种测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碳核算同财务核算与报告一样,首先需要有得到普遍认可的碳排放量核算原则为碳核算与报告提供依据和指导,确保计算方法的可信度,确保报告的信息真实与可靠,并能够清楚反映公司的碳排放量。
该标准需要包括,指导组织量
化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与削减的规范,详细规定设计、开发、管理和报告的组织或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原则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如何确定项目基准线和基准线相关的监测、量化和报告项目绩效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实际验证过程,包括核查、评估程序等。
碳核算与报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相关性:确保温室气体盘查清册适当反映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服务于公司内部和外部采用者的决策需要。完整性:计入并报告选定盘查清册边界内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活动,披露任何没有计入的排放量并说明理由。一致性:采用一致的方法,可以对不同时间的排放量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明确记录数据、盘查清册边界、方法或任何其他有关因素在时间序列中的变化。透明性:按照明确的审计
(下转第24页)
《认证技术)2011·05
27
上一章:一起免办强制性产品认证后未按规定使用案 下一章:印度G∕TBT∕N∕IND∕44号TBT通报分析

相关文章

地源热泵系统应用于建筑采暖中的碳减排计算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实践与探索 赛迪回眸201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理论探索2019 消费型碳排放核算体系及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色彩特色的实现:中国城市色彩规划方法体系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研究 福建省生态足迹核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