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卷第1期 2012年6月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SHIP AND SHIPPING RESEARCH INSTITUTE
文章编号:1674-5949(2012)01-0067-05
重金属污水处理新趋势一一生物吸附
卓艳婷,郑志华?
Vol, 35 No. 1 Jun.2012
(1.江门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江门529000;2.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环境分所,上海200135)摘要:介绍生物吸附材料对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吸附机理和周定化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意义,讨论了相关影响因素,得出生物吸附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吸附能力强、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等优点。指出生物吸附法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调:重金属;生物吸附;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Q503
文献标志码:B
Biosorption,theNewProcesstoRemoveHeavyMetalfromWastewater
Zhuo Yanting',Zheng Zhihua
(1.Jianmen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men 529000, China;
2.Ship and Shipping Research lnstitute,Shanghai 200135,China)
Abstract, The biosorption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 removal by biological absorbent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immobilized cell technique, is described, Biological absorbents feature wide range of sources, low cost, high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easy tc separate and recover of absorbed heavy metals. Bioabsorption process has a good prospect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heavy metal; bioabsorp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1重金属生物吸附的研究进展
在环境污染与控制领域,重金属主要是指汞(Hg)、锰(Cd)、铅(Pb)、镍(Ni)、铜(Cu)、铬(Cr)以及类金属砷(Sn)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其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及环境事故。这些重金属进人生态环境后,其特性有别于其它污染物,因为其具有非常稳定及不可降解的特性将产生极大的危害,并通过食物链的作用不断地向更高的营养级富集,导致在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中以数千万倍的含量富集。若这些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必将产生更严重的毒害作用。
早期的研究者希望通过导找低廉的吸附材料,使吸附法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1990年,Volesky1首次观察到某些活体微生物具有积累金属元素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微生物死体也能通过物理化学方式被动地结合金属离子。1995年,Volesky&Holan研究发现生物吸附材料对金属离子所表现出的行为与微生物细胞壁的化学组分有关,总结了各类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1999年, Bailey等3总结了各种廉价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研究对象中包括木质素、聚糖、树皮、黄酸盐、沸石、黏土、泥煤苔、海藻及生物死体等吸附材料。各类吸附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见表1。
由表1可知,很多廉价吸附材料不仅对单一金属具有同样功效,对多金属也具有很高的去除能力,为取代活性炭处理技术及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技术提供了可能。
收稿日期:2011-11-08
作者简介:卓艳婷(1980-),女,广东江门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