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取水定额
☆绿色制造☆
船舶制造》国家标准制定研究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赵晨宁
孙雅
摘要:在对现代金属般舶制造工艺及产品制造用水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般舶制造取水定额地方标准的现状及问题,详细介绍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和主要考核指标,并对标准的贯彻实施和企业定额管理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金属船舶制造业取水定额
国家标准
钢材预处理→放样和套料→船体零件加工
F
船舶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的-
大支柱产业。近十年,我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但是随着中国造船量的日益增加,水资源使用管理问题也日渐显露。国家对船舶制造业的资源使用更多关注的是电能和钢材用量,对水资源供应和使用的监管力度相对薄弱。较大比重的生产用淡水不具有可替代性,且大量工艺冷却水、清洗废水和全部压载废水都无法回收再利用,造成工业用水的可重复利用率和废水回用率远低于其他行业,此外小批量、多品种、交叉作业的生产特点也给用水监测带来了很大不便。
本文从我国金属船舶制造业的工业用水现状出发,深入探讨船舶产品取水定额现有地方标准的制定情况及问题,重点介绍《取水定额船舶制造》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和技术指标,并对完善船舶制造取水定额体系、加强定额管理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1金属船舶制造工艺和用水概述 1.1现代金属船舶制造工艺
金属船舶,是指船体结构主要由金属制成的船
舶。现代船舶大多为钢质焊接船,多采用分段建造法,建造流程如图1所示。
设备测试和试航-
翻体开装配和焊接
部件装配焊接(小合拢)
+
分(总)段装配焊接
(中合拢)船体总装(大合拢)
船用设备安装船舶下水
图1现代造船技术工艺流程图
首先,船用板材和型材需要通过钢材预处理进行除锈、喷涂车间底漆和矫正处理,以保证质量;然后按照放样和套料阶段得到的船体构件实际尺寸和相应的零部件加工数据,进行船体零件加工,主要包括边缘加工和成型加工:在船体装配和焊接阶段,经过装配焊接完成船体的分段建造,之后在胎坞完成船体总装;在建造工程大部分完成后,船舶会从建造区域移人水域,进而开始水下装阶段,以完成船用设备的安装。在脑装工作接近尾声时,则开始各项设备与系统的调试与要装工作,主要包括系消试验、倾斜试验、试航试验等内容。试航试
双月刊/总第277期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