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研究StandardsResearch
标准制修订中技术指标合理性与
描述准确性的探讨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李红邓伟罗瑞佳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口甄帅肖欣罗建中
摘要本文从内燃机零部件教障入手,对零部件的技术指标合理性从理论设计、零件制造到主机厂整机装配等环节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在文字描述时如何准确描述技术指标要求的问题,有助于理解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关于标准制修订中合理性和准确性的含义。
关键词标准制修订技术指标合理性准确性
1前言
我国汽车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零部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对汽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单位为了保证整车或零部件质量,都在根本上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技术标准要求,这为汽车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汽车制造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不仅存在与国际标准对标和接轨的差距,而且还存在指标定义和取值范围不够合理、文本描述不够精确等问题。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对标准制修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等原则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起草过程中,由于起草小组成员在理论知识、零部件生产与整机装配方面的技术经验不同,因此理解的深度也有所不同,这也是导致标准文本中技术指标存在一些定义和取值不合理,描述不准确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GB/T1.1一
方方数据
2009中提及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相关原则,本文从产品的实际故障案例入手,从理论设计、零件制造到主机厂整机装配等环节进行分析,探讨了使用文字时如何准确而合理描述技术指标要求的问题,以便有助于标准起草小组成员理解标准制修订中合理性和准确性的含义。
2标准合理性问题的引出
某型号内燃机发生损坏不能工作,将其拆开后发现发动机缸体破碎,燃烧室进水,缸筒痕迹异常,缸壁、活塞裙部有拉缸痕迹,见图1a):连杆杆身断裂,见图1b):连杆大头轴颈、连杆轴瓦、活塞基本完好,有局部磕碰损伤,无过量磨损痕迹,见图1c)。主机厂通过故障综合分析后确认为燃烧室一次性大量进水导致,而连杆突然受异常力引起折断,破断后的运动击碎发动机缸体。
为了验证该连杆是否受异常力而折断,进
行了连杆的疲劳试验,疲劳试验载荷是模拟发动机运转时的拉压载荷。当试验载荷在强度极
31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7.11总第53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