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卷第5期 2016年5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T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2853(2016)05-0001-04
Vol.33 No.5 May.2016
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示踪石油运移的研究进展
郭佳12,牛博1.3
000 北京100044)
摘要:石油运移方向的正确分析对于圈闭预测及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示踪石油运移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多基于发生趋势变化的示踪指标的分析.系统总结和分析现有各种示踪油气运移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应用方法(饱和烃、芳香烃、含氮化合物、含氧杂环芳烃化合物).随着理论的深化和
技术方法的完善,示踪石油运移的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将会在石油勘探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调: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示踪;石油运移;进展
中图分类号:P593
文献标志码:A
DOl:10.16039/j.cnki.cn221249.2016.05.001
油气运移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内容,是贯穿
整个成藏过程的纽带,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向的识别对于确认有利富集区至关重要.但是油气运移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很少,在实验室文很难进行模拟研究,因此示踪油气运移过程长期以来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难点:十九世纪未,国外地质学家首先提出和描述了油气运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油气运移研究进展缓慢;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完善了油气运移和紧集的水动力学说,并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运移模式[2-6].80年代至今,伴随着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发展,示踪油气运移的研究得到了拓展.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示踪石油运移已是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通过地球化学手段追溯石油活动的过程,对恢复油气成藏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有机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进展 1.1饱和烃
1.1.1正构烷烃
正构烷烃系列是在未遭到生物降解情况下,原
油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平均约占原油总量的15~ 20%[7].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通常可以反映母质的来源,低分子量正构烷烃主要反映低等水生生物来源,而以C~C为主峰的高分子量正
收稿日期:2016-05-05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资助(20112x05006-001)
构烷烃主要反映高等植物来源(8};正构烷烃还可用于确定沉积环境,海相沉积环境的油页岩所含正构烷烃具有低碳数优势,陆相沉积环境的油页岩所含的正构烷具有高碳数优势,具有强还原性的减水湖相沉积环境的生油岩具有正构烷烃系列的偶碳数优势[9],
由于油气在运移过程中会发生“地质色层”
效应,正构烷烧经中相对短链、小分子量化合物较之长链、大分子量的nC2和nC易于运移,并顺着运移方向相对地富集10-1.李广之等提出可利用轻经异构比值iC./nC,和iC/nC。分析油气运移的方向[10];吕修祥等认为(nCzi+nC22)(nC+ nC2)会顺着原油运移方向增大,在实际石油示踪应用中,当井的nC=/nCt比值随深度变浅而增
大,可以说明石油由深到浅发生垂向运移("), 1.1.2酷烷类化合物
粘烷类化合物可以提供原油的热演化信息、成熟度参数等,因此可作为示踪石油运移的生物标志物.原油中检测到的菇烷一般有二环倍半店烷、三环二店烷、四环二店烷、长链三环烧、长罐四环菇烷、五环三菇烷和四菇烷等,其中三环菇烷和五环三橘烷最为丰富和重要.三环菇烷碳数分布较宽,为Crg~Cs,以Czt为主峰碳;五环三店烷相对丰度最高,碳数分布范围为Cz7~C35(12).在大量的菇烷系列化合物参数中,CTs/(CTs+
作者简介:郭佳(1985-),女,辽宁沈阳人,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固体矿床勘查、油气成藏
机理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