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卷第6期 2017年6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T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2853(2017)06-0005-04
地方工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析
韩丽珠’,陈冬松
(1.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吉林1320222.吉林化工学院教务处,吉林吉林132022)
Vol.34 No.6 Jun.2017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与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提到重要日程,并受到重视。对于依托母体高校办学的地方工科院校高职教育而言,探析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地方工科院校高职教育的概念界定人手,分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构成与组成要系,进而提出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建议,为更加客观、科学、高效地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评价主体;评价要素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近儿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不断攀升,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也以惊人的速度扩增。相关统计数据表明,1997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招生规模为42.07万人,而到了十年后的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达到了565.91 万人,其中高职高专招生数为283.82万人,而在校生数则达到了860.59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边天1。而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为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比2013年增长5.8%,是“十二五” 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2]。
随着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逐渐提到重要目程上来,因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要在准确把握和定位高职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特色,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
收稿日期:2017-03-20
基金项目:袁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4ZCZ042)
DOl:10.16039/j.cnki.cn221249.2017.06.002
发展与健康成长。对于地方工科院校高职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独立的高职院校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她既依托母体、借鉴与传承母体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又受到母体高校的制约。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地方工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对于全方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其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工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的界定
地方工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既
应运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先进理念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也应突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特色和地域特色,是指评价主体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与标准,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定的过程,也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各企事业单位的要求的一种检验。地方工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基础,重点突出对学生学习成果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考察,这也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核心指
作者简方殊(1964-),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