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省属院校基于“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的人才培养创新和研究团队建设的互动研究

省属院校基于“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的人才培养创新和研究团队建设的互动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2.5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5:30: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省属院校基于“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的人才培养创新和研究团队建设的互动研究 第34卷第4期 2017年4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T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2853(2017)04-0024-05
Vol.34 No.4 Apr.2017
省属院校基于“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的人才培养
创新和研究团队建设的互动研究
张立巍
(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吉林132022)
摘要:伴随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的推进,行政管理体系和教学服务体系渐成两个独立的系统。国外高校教学服务体系相对比较完善,我国高校在学校层面的教学服务体系建设也初显成效,但在教学院层面却明显滞后。结合省属院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的提出也许是推进教学院层面教学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创新思路。基于“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在机构、人员、课程、工作坊、学生、制度等层面实施相应措施,省属院校完全可以在教学院层面建立起以人才培养创新为目标,研究团队建设为
纲领,课程建设为观测指标,人才培养创新和研究团队建设互动为保障的完整教学服务体系。关键调: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十二五”期间,省属高校总体处于一个快速
发展的时期,在硕士点、博士点申报、特色专业建设和学校更名等方面皆有新进展。以我校经管学院为例,“十二五"期间本科专业数量从3个增加到8个,学生数量从1200人增加到1800人,数师数量从20人增加到43人。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省属院校需要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特别是一些院校将面临审核性评估和更名大学的重要任务,这要求各院校应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因此,省属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责任意识承接发展使命,在“十三五”开局之际,进一步完善办学思路,研究好三个关键间题:一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落实,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细化,三是学科特色的深入凝练。构建教学院层级的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以课程为依托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和研究团队建设
的互动研究,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益探索。一、国内外高校服务体系现状
国外高校的行政管理体系正面临看专业化的
DOl:10.16039/j.cnki.cn221249.2017.04.008
改革步伐。谢辉(2010)在《中国高教研究》中指出,根据大学的发展需求,美国大学一般通过公开招聘途径选聘面向大学发展规划、设施、公共关系、人力资源、财务、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专家。其中,与教学科研有关的系主任、教学院长、教务处长、研究生院院长等均从对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比较熟悉的资深教授中选聘,但是,他们不能兼任其他的教学科研工作。行政管理专业化意味着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开始分离(0)。间海军(2006)和陶风桥(1995)更深人指出,国外大学的行政管理体系负责经费预算、教师聘任、教育计划制定、人员考核、研究项目组织等工作,是以“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对人才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的作用主要是依靠制定标准和维护学术自由,总体属于管理层面的工作(2-3)。
国外大学真正在操作层面推动人才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的是它的服务体系。国外大学目前办学的主流思想是Scott.Peter(1995)确立的“以学习为中心”,它超越了传统教学范式中的学生中心论和教师中心论的对立,促进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融合[4)。李北群(2014)认为,根据“以
收稿日期:2017-03-0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科分类的省属一般高校课程治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08010)(JGJX2015B32)
作者简介:张立巍(1979-),男,吉林集安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经管学科教学及管理的研究与应
用方面的研究。
万方数据
上一章:IA∕N-MAM∕SMAS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性能评价 下一章:电捕焦油器的操作维护经验

相关文章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师生共建科技创新团队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卷烟产品线上互动集成研发模式的研究 关于加强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逆向建模技术与产品创新设计/全国本科院校机械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绿地功能类型划分和建设策略研究 机械原理 (全国本科院校机械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