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2期
东北电力技术
汽轮机TSI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urbine TSI System
张亮
(东北电力料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37
摘要:针对汽轮机安全监视及保护(TSI)系统在火电厂中应用的重要性,解述TSI系统的构感和作用,重点介绍涡流传感
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安装与调试,以及TSI监视软件在1000MW机组中的使用。关键调:汽轮机;TSI;涡流传感器;应用
[中图分类号】TK264.2;TM621.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913(2011)02-0037-04
随着机组容量的不断扩大,蒸汽参数越来越高,热力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在汽轮机上都装有各种类型的安全保护装置,以便对各种重要热工参数、振动和位移等进行连续监视和保护,以便在机器严重受损之前,预事故先兆,并在事故即将发生之时关闭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使用程度。因此,汽轮机安全监视及保护系统(TSI)是一种集监测和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是大型旋转机械必不可少的装备。
TSI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及智能板件组成。传感器是将机械振动量、位移、转速转换为电量的机电转换装置。根据传感器的性能和测试对象的要求,利用电涡流传感器,对汽轮机组的转速、偏心、轴位移、轴振动、胀差进行测量;利用速度传感器对盖振进行测量;利用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LVDT)对热膨胀进行测量。另外,还可利用差动式磁感应传感器来测量机组的转速,其中涡流传感器在汽轮机的安全监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涡流传感器 1
电涡流传感器是通过传感器端部线圈与被测物体(导电体)间的间隙变化来测物体的振动相对位移量和静位移的,它与被测物之间没有直接的机械接触,具有很宽的使用频率范围(0~10Hz)。电涡流传感器的变换原理是传感器的端部有一线圈,线圈通以频率较高(一般为1~2MHz)的交变电压(见图1),当线圈平面靠近某一导体面时,由于线圈磁通链穿过导体,使导体的表面层感应出一涡流,而所形成的磁通链文穿过原线,这样原线圈与涡流“线圈”形成了有一定耦合的互
万方数据
U
图1涡流传感器原理简图
感,最终原线圈反馈一等效电感。而耦合系数的大小又与二者之间的距离及导体的材料有关,当材料给定时,耦合系数K,与距离d有关,K=K,(d),当距离d增加,耦合减弱,K值减小,使等效电感增加,因此,测定等效电感的变化,也就间接测定 d的变化。
被测物体
>报荔器检波器
图2前置器原理简图
由于传感器反馈回的电感电压有一定频率(载波频率)的调幅信号,需检波后才能得到间隙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波形。根据以上原理,为实现电涡流位移测量,必须有一个专用的测量路线。这一测量路线(简称前置器)应包括具有一定频率的稳定的振荡器和一个检波电路等。涡流传感器加上一测量线路(前置器),如图2所示。从前置器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