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6期(总第69期)技术研究
经溪与节社 ENERGYANDENERGYCONSERVATION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金志强
长治047100)
(山西长兴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2011年6月
摘要:叙速了桥头跳车病害产生的原图,提出,应对桥头跳车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改善桥头晚车同题。
关键词:桥头跳车;成因;防治;播施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02-(2011)06-0073-03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Bridge Bump
JIN Zhi-qiang
(Shanxi Changxing Road & Bridge Engineering Co.,Ltd.,Changzhi 047100,Shanxi,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eribes the causes of bridge head bump, pointed 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so as to minimize and improve bridge head bump problems.
Key words: bridge head bump;causes:prevention and control;measures
0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投人营运的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但从使用情况上看,桥头跳车现象成为普遍间题,尤其在此软土地基地方更为严重,给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困难。有些桥梁刚刚投人使用就出现严重桥头跳车现象,高差达5cm~8cm,使桥头接缝、钢筋混凝土板遭到破坏,影响了行车舒适与安全。笔者通过对桥头跳车现象的综合分析,旨在对管理养护提供意见。
1桥头跳车的成因 1.1客观原因
1.1.1地基强度存在差异
桥涵,通道与路基大多是同年平行施工的,桥涵是刚性体,其地基强度一般较高,并进行加固,沉降较小或不沉降(岩石地基)。台后填方段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从而桥台和台后填方地基强度存在差异,易产生沉降变形,形成台阶。如,天然地基有软土、泥沼或不密实的松土存在,承载能力极低,路基修筑前未作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地
基下沉或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下陷。 1.1.2压缩况降
台背的填筑在设计上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常因受当地条件的限制,施工单位选择回填土未慎重考虑,或施工人员用料不当,控制不严,未达到设计要求,再加上施工时受作业面的影响,施工机具不能靠近台背,致使出现死角,
收稿日期:2011-05-01
作者简介:金志强,1977年生,男,山西长治人,2005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
不能碾压。在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和自重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压缩沉降,造成跳车。但需特别指出,施工不良比
材料不良更易造成构筑物下沉,产生桥头跳车。 1.1.3结构不一
桥台和桥背在路面结构上存在差异,桥台为刚性,台
背为柔性,在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桥台和台背变形能力
不同,也是造成跳车的原因。 1.2勘测设计原因
a)前期勘测数据不完整可靠,试验不能够真实反映现场情况;b)设计人员对施工过程,如,控制碾压考虑不同,对填料的要求不严格,台背排水考虑欠佳。桥涌结构两端是路堤,由于进水,鹭线或通道的要求一般填土都较高,低的3m左右,高的可达10m或更高,除了过水的桥涵,两侧路堤往往受水没净,地基条件较差,设计上对路面断面结构和边坡防护有所考虑外,多数情况对高路堤设计并无特别要求,如,压实度等指标均与一般路堤无异。实际由于路堤较高,填筑后受自重和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堤填土必定会产生竖向变形:c)路堤填筑,特别是高路堤填方路提填筑,未充分考虑沉降与桥台的衔接关系:d)桥头
搭板的下承层未能使用半刚性材料, 1.3施工原因
主要表现在,a)与路堤衔接处理不恰当:b)台背回填施工压实不够,检测不合格,如,施工时工期工序安排不当,以致桥头填土处于工期末期,被迫赶工,不能很好地控制台背填料的压实度,致使填料压实度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使填料体产生竖向固结变形,形成较大的工后沉降,在台背与路基连接部形成台阶;e)桥头搭板施工存在安全隐惠;d)施工工艺不满足现场施工要求;e)桥头台背或墙背排水系统施工未达标。
·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