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8.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1:02: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传源卤环境 1972
可再生能源
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何斯征佘孝云黄东风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对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烽速,分析浙江省光伙发电产业现状、发展优势条件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预测分析来来国内外光伙发电市场发展潜力。
关键词浙江光伏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日趋成熟热,各国政府对光伏发电也给予多种形式的补贴,光伏发电成本逐步接近常规电力成本,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欧洲光伏协会(EPIA)的数据,从2000年至2010 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142.8万kW增加到3952.9万 kW,年均增长速率39%,近5a来增长率更高达50%")。
1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状况 1.1光伏发电应用
近年来,在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光伏发电市场逐步开启,2008年屋项和大型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启动,2009年初甘肃敦煌10MWp级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的招标完成,同时太阳能光伏屋项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财政补贴项目相续推出。至2010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近90万kW,当年新增装机容量50万kW以上,扭转了一直以来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缓慢的状况。
同时,我国光伏发电的市场分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表121所示,2006年我国光伏应用主要是一些独立式光伏系统,用于边远地区农村电气化、通信和工业应用以及太阳能光伏商品,包括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等,市场份额达到85%;到2008年并网光伏建筑系统的市场份额有了明显提高,从2006年的4.8%上升至18.6%。根据预测,2020年并网光伏建筑的份额将达到62.5%,成为光伏发电市场今后
发展的主流应用方式。 1.2光伏产业
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分类变化表
2006年
市场分类农村电气化通信和工业太阳能光伏产品
并网光伏建筑(BIPV)地面并网光伏合计
2008年
2020年预测值
质累计装机份额
累计装机份额
累计装机
份额
%
dmw/
%
dmw/
/MWp
/%
E 27 16
3.8 0.2 80
41.3 33.8 20 4.8 E 100
48 35 30 26.1 60 140
34.3 25 21.4 18.6 0.6 100
200 100 001 1000 000 1600
作者简介:何斯征(1973~),安量安庆人,制研究页,项士。
12.5 6.25 6.25 62.5 12.5 100
文章编号:1672-9064(2011)06-0060-03
在世界光伏市场的强力拉动下,我国的光伏产业以超
常速度崛起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在长三角、环潮海、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包括江西新余和四川乐山-成都等地的多晶硅产业集群,江苏苏锡常、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邢台-保定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业集群,并涌现出了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知名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太阳电池产能快速增长。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了400万 kW,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同时,多晶硅材料自给率达到50%(3)。
国内太阳能发电产能增长很快,市场竞争激烈。但是,目前市场在外,关键原材料、技术和设备和市场在外的不利局面仍未根本扭转。中国的太阳能光电行业多以低端制造和组装企业为主,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仍缺少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的实力。此外,国内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较小,2009 年96%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都出口到了海外市场(3],这种过度
依赖出口发展模式带来了较大的行业风险。浙江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状况
2
2.1发展现状
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企业纷纷投身于光伏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拉硅,切硅片为主的嘉善、蛋州集聚区,以品硅炉为主的绍兴集聚区,以光伏系统和配件为主的杭州、临安集聚区。全省光伏企业数量从几年前的60家发展到近 200家,2009年全省太阳能电池产量约达到1200MWp,占全国总产能的25%,是仅次于江苏的光伏产品制造大省。
目前浙江省除了在硅矿产冶炼外,光伏产业链其它环节都有涉及,在技术、规模和装备水平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实力,
但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2.2发展中存在的间题
首先,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属3类地区,资源条件一般,造成发电成本偏高,因此本省应用受到限制。
除了少数企业外,浙江省众多光伏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一些大型光伏企业产能已经突破1CW,
2011.NO.6.
60
上一章: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下一章: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强化换热的途径

相关文章

铅基反应堆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制备烯烃的各类原料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混凝土减缩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浙江省的发展前景浅析 阳泉矿区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究 黑龙江省胡桃楸果材兼用林产业发展前景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气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