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9.7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4:11:3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传源南环境 172-20
环保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蔡幼兰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作为烟气处理技术,脱硫脱硝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简要介绍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并探讨几种联合脱硫脱确技术与同时脱硫脱确技术,分析各种方法中的缺点与难点,望对今后脱硫脱确一体化技术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烟气脱硫既确
一体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X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6)02-074-02
国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将煤炭作为一次能源。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会产生大量的SO2、NOx、 CXHY等气体污染物,而烟气中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中最为严重的间题,其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减少和控制烟气中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含量已经成为控制大气污杂的主要途径,而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在实行中还存在一定间题,许多脱硫脱硝技术仍然不够完善,研究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将是治理烟气污染的重要方向。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概述
目前,全球有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但大多数仍然处于实验性研究阶段,离大规模技术推广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传统的脱硫、脱销技术一般是分步进行的,流程复杂,并且相关的机械脱除设备较为庞大,设备成本、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其在具体推广应用方面有所欠缺。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在传统分布脱硫脱硝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其种类有很多种,如CuO吸附法、活性炭和活性焦吸附法、脉冲电晕法、光催化脱硫脱硝技术、干式吸附再生法等。但就脱硫、脱硝技术实施步骤而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分为2类,即联合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联合脱硫脱硝技术与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差别在于能否在不加氨的情况下,只运用1种反应剂就可实现理想的脱硫脱硝效果。
2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1)活性炭和活性焦吸附法。活性炭和活性焦块体中具有大量的微孔结构,而活性炭和活性焦吸附法主要是利用这-物理特性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合物,烟气吸附过程中还需加人氮气进行催化还原。相比活性炭而言,活性焦具有更加理想的微孔结构,因此其在脱硫脱硝效率方面也更加优越。烟气中的硫化物被吸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会形成硫酸;而烟气中氟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氨气反应生成H,O与N2。此法是较为传统的脱硫脱硝工艺,在脱除效率方面也较为理想,一般脱硫与脱硝率分别能够达到 97%和80%以上。活性炭和活性焦吸附烟气中二氧化硫与氨氧化物时,需控制好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与水等因素,降低外界因素对吸附剂活性与脱除能力的影响。
(2)CuO/Al,O,吸收法。该法反应原理主要是将Y-Al,0,
当作催化剂反应的载体,并在其表面上加人催化剂活性成份,再与烟气中SO,和NOx进行反应。Y-AI,O,载体形状是个球形,具有较大的反应接触面积,因此,在脱硫脱硝实验中能够充分地与反应物反应,达到较为理想的脱硫脱硝目的。 CuO/Al,O,吸收法的实施方法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将负载有催化剂的Y-AI,O,载体的投人到CuSO。之中,浸泡一定的时候后取出并与还原性气体反应:②经过还原性气体之后,Y-Al,O,载体上带有CuSO.溶液的Cu>将被还原成单质Cu;此就位反应塔中较为原始的催化剂床层,当烟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等物质经过催化剂床层时,氧气会与单质 Cu反应形成CuO,而CuO会催化SO,形成CuSOs,此为脱硫;③反应结束之后的液体需再经过还原性气体,与其反应将催化剂中CuSO,的铜离子还原并继续下一步脱硫操作,而原催化剂中的硫酸铜中的硫将被脱附出来。脱硫工艺中的 CuSO,可以循环利用,避免了物质的浪费以及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面脱硝工艺是脱硫工艺进行过程中,在烟气中加人一定量的氨气,在催化剂床层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下,NOx将会被选择性还原成N,与O,并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3)等离子法。等离子技术是运用高能电子束或者脉冲与烟气中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等污染反应,形成的OH,0、 OH,等活性基团与SO,和NOx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形成高价氧化物并与水蒸汽、氨反应形成硫酸与硝酸化合物(主要为(NH),SO4、NH,NO,),面经过脱除之后的烟气可经由烟肉直接排人到空气中。按照获取高能活性基团的方式不同,等离子法又可分为电子束照射法和脉冲电晕法,2者其根本工作原理相同,但在工作效率与成本方面有较大差异。
相比脉冲电晕法,电子束照射法脱硫、脱硫效率较高,据相关工业性实验得出,电子束照射法的脱硫、脱硝效率能够达到90%、80%以上;此法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当煤种及烟气量变化时仍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电子束照射法所需系统较为简便,不需要废水处理装置,生产主要副产物为(NH) SO.、NHNO,其为肥料主要原料,不会产生额外的固体污染。然面,电子束照射法脱硫脱硝系统装置核心为高压直流电源、电子加速器,设备造价高昂、运行功率较大、运行可靠性达不到预期、购置设备及工作成本较高,这都限制了电子束照射法的应用推广。
作者简介:基动兰,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冶金专用除尘、脱硫脱确等设计工作。
2016.NO.2.
74
上一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不确定度的评定 下一章: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环氧氯丙烷

相关文章

T/XEEPIA 004-2023 罗氏干法脱硫无氨催化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技术规范 JB/T 13244-2017 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焦炉烟气脱硫除尘脱硝工艺系统研究 烟道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研究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手册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手册 第二版 YB/T 4977-2021 焦炉烟囱烟气脱硝脱硫技术规范 SCR脱硝+氨法脱硫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