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漳州热田干热岩岩石化学成分与水热蚀变研究

漳州热田干热岩岩石化学成分与水热蚀变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4.1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1:42:4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漳州热田干热岩岩石化学成分与水热蚀变研究 深部地热开发与地震研究
传源卤环境 1ENN1-727206
漳州热田干热岩岩石化学成分与水热蚀变研究
庄庆样
(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通过漳州热田干热岩岩石化学成分与水热蚀变的研究,对漳州热田干热岩热储热来源与热储温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估。
关键词干热岩岩石化学成分水热蚀变
热来源
热储温度评估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P314
文献标识码:A
漳州热田干热岩岩石化学成分 1
岩石主要化学成分 1.1
文章编号:1672-9064(2015)05-003-02
石、绿泥石、蛋白石等。其中以绿帝石最为多见。
石英在所有绿石细脉中都可见到,石英与绿帘石伴
漳州热田的主体基岩,即于热岩为燕山期第一次侵人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龄测定为1156万年。
花岗闪长岩化学成分(%):Si0z:63.26-66.51;Fe;0g: 1.30 1.75;Fe0:2.80 3.26;A1,0,:15.67 15.97;Ti02:0.54 0.63;Ca0:3.25;Mg0:1.571.81;K,0:3.513.70;Na.0:3.27 3.28;P,0s:0.149-0.177;Mn0:0.0500.075。表明其化学成分以富硅、较富铝、铁、钾、钙为特征。
微量元素含量(ppm):锯(Sn):7;钒(V):96;铜((Cu):53;铅((pb):39;锌(Zn):49;钡(Ba):1150;铍(Be):5;缘(Ga): 14;钼(Mo):15;(SC):13;铬(Cr):72;镍(Ni):35;钻(CO): 6。
稀土元素含量(ppm):铜(La):36.27;铺(ce):84.12;错(pr):8.36;锯(Nb):32.60;(Sm):5.86;铕(Eu):1.09;(Gd):5.60;钛(Tb):0.77;镐(Dy):4.04;铁(H0):0.74;饵(Er):1.98;锰(Tm):0.34;镱(yb):1.93;错(LU):0.27;亿(y): 27.05。
放射性元素含量(g/g):铀(U):(5.71-10.82)x10*;针
(Th) : (31.0238.36)x10*。 1.2地热水主要成分
漳州热田地热水成分中阳离子主要由钠(Na)、钾(K)、钙(Ca)、铁(Fe)组成,化学成分中二氧化硅(SiO,)含量均很高,与围岩对应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放射性元素、核类物质含量均很高。说明地热水化学成分主要来自干热岩围岩的溶滤。热的来源主要来自干热岩岩石中放射性元索与核类物
质的衰变生热。 2
岩石水热蚀变 2.1
花岗闪长岩水热蚀变
漳州热田干热岩花岗闪长岩水热蚀变有水溶蚀(不基发育)、水热蚀变(主要是岩石的红化,即由原来的灰红色变为肉红色,较为常见)、水热沉淀(较普遍)3种。从水热沉淀物各矿物特征人手进行水热蚀变研究如下:
研究表明热田地热水循环深度最大为3km,地热水溶液及蒸气所携带的物质,在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围岩裂隙中逐渐沉淀出而形成水热沉淀物。漳州热田钻孔(孔深100~200m)岩芯中最常见的水热沉淀矿物有:绿帘石、石英、方解石、浊沸石、葡萄石、黄铁矿、萤石、蒙脱
生,石美先于方解石形成,为热水与蒸气的沉积生成物。
沸石亦为热用中较晚期生成的裂脱充填物,多成单独的细脉充脉,有的与方解石伴生,凡有沸石脉出现的裂隙,裂隙两侧围岩极少发生蚀变,有时有淡红色的红化现象。
蒙脱石作为脉状充填物仅在~个钻孔的孔深81~83m 处见到。
绿泥石在热田区作为围岩蚀变的产物普遍存在。即花岗闪长岩的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退变成绿泥石并折出绿帘石、榻石等。而作为脉状充填物,仅在个别地方见到。
蛋白石仅在一个钻孔、孔深95~100m附近有几处裂隙中成薄膜状和似粉末状附着的被溶蚀过的裂隙两侧壁上,经油浸法鉴定为均质状。
2.2矿物生成顺序与热田温度趋势 2.2.1水热蚀变矿物生成顺序
以上所述漳州热田干热着钻孔岩芯水热沉淀物的存在形态反映出的生成顺序如下:
(1)围岩蚀变矿物中早到晚生成排列顺序。绿泥石(早期)-绿帘石(早、早中期)-伊利石、蒙脱石(早晚期、中期)。
(2)水热沉淀脉状充填矿物由早到晚排列顺序。绿帘石(早期)-葡萄石(早中期)-石英(中期)-方解石(中中期、晚期)-萤石(晚期)-水云母(晚晚期);伊利石、蒙脱石(早晚期、中旱期)-石英(中期)-方解石-(中中期、晚期)-绿泥石(中晚期、晚期):石英(中期)-缘蒂石(中晚期、晚期):方解石(中
期)-浊沸石(晚中期、晚晚期):蛋白石(晚晚期)。 2.2.2水热矿物的组合及温度演变趋势
(1)早期。以绿帘石-葡萄石-绿泥石为代表,其中绿帘石矿物形成的温度是250℃~280℃。
(2)中期。以石英和粒状方解石为代表,伴随着出现的有围岩蚀变的伊利石和蒙脱石。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还有石英。黄铁矿、石英-绿帘石两个矿物组合。其中与粗粒方解石伴生充填脉的液相包裹体的均化温度是300℃~325℃。
(3)晚期。代表矿物为薄膜状的方解石及蒙脱石(充填物)。这一时期热水温度大致在180℃~140℃左右。
(4)近期。代表矿物有蛋白石。就蛋白石的沉淀温度来说,在温度高于80℃时,它在溶液中成为不饱和状态,不能沉淀析出,必须在低于80℃时蛋白石才处于过饱和状态,才
2015.NO.5
上一章:厌氧段释磷动力学分析 下一章:综放成套设备与高产高效回采工艺探究

相关文章

漳州热田(市区)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梯级综合利用方案初步评估 交代蚀变岩岩相学:岩石薄片研究指导 漳州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估算 漳州地区干热岩地热前景分析 水科学与水文明 未知物化学成分检测方法研究 闽南方言·漳州话研究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