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卤环境
研究与探讨
厌氧段释磷动力学分析
全新峰
(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095)
采用A-/O培养下的活性污况为研究对象,模拟城市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COD浓度下厌氧释磷的效果。
摘要
动力学
关键词COD厌氧释磷
中图分类号:X703.1
1
厌氧区静态模拟实验
材料和设备 1.1
文献标识码:A
本实验所用的污泥来自于实验室稳定运行的A"/0工艺二沉池回流污泥,将此活性污泥平均转人5个容积为2L 的相同烧杯中。试验原水由生活污水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磷酸二氢钾、氟化铵、奶粉、葡萄糖、醋酸钠等配置而成,并以碳酸氢纳调节pH为7。试验水样的主要检测分析方法见表1。
表1水样分析测试方法[]
指
标
COD PO--P TP NH*+N TN NO;N pH
试验研究方法 1.2
mg/L(除pH外)
分析测试方法 HACH-COD测定仪钼梯抗分光光度法
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钠氏试剂光度法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N-(1-茶基)-乙二胺光度法
ORP-431型测定仪
试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反应时间为1.5h,试验期间气温为28℃。5个烧杯分别标为1~5号,加人不同COD浓度的营养液,测得反应体系中COD浓度为98~727mg/L由低到高递增,然后让其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释磷试验,并连续测定1~5号的各水质指标。
试验结果 2
2.1
COD对释磷效果影响
通过检测,1号到5号样的营养物质初始情况见表2。
表2
样品鲁 2号台 4号 5号
COD 98 238 325 546 727
各样品营养物质初始浓度
TN 21.04
氮氮 17.02
硝氮 2.66
亚硝氮 1.36
mg/L TP
7.46
测定各水样在1.5h的厌氧处理过程中COD和总磷含量,结果见图1、图2和图3。
图1是不同COD下的各个样品在整个厌氧过程中
文章编号:1672-9064(2011)04-0022-02
COD的变化,从曲线的变化规律来看,1~5 号样的COD的减少主要集中在在厌氧开
始后的60min内,而后面的变化相对来讲就不是很大了。对照图1中各样品厌氧段总磷的浓度的变化,也可以发现一样的规律,不论COD的高低,各样品释磷量的 90%左右也都集中在厌氧开始后的1h内完成,这与COD的去除趋势一致,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厌氧段的释磷过程与 COD的去除有很大的联系。
E
图1不同COD下厌氧段的COD变化
14 12
不同COD下厌氧段的TP变化图2
s-,智水家势的
. 科请速率
0 图3
20
40
CoDr(ng/L)
60
80
不同COD下厌氧段的释磷速率
图2为不同COD情况下各个试样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总磷的变化过程,通过计算,1~5号的厌氧释磷速率见表3。
表3
不同COD下厌氧段的释磷速率
编号速率
/(gTP/gMLSS · h) 厌氧释磷量/(gTP/gMLSS)
1号 1. 03 × 10 -2 1.55 × 10-2
2号 2.30 × 10-2 3.45 × 10-2
3号 2.34 × 10-2 3.51 x 10-2
4号 2.54 × 10-2 3.81 × 10-2
5号 3.26 × 10-2 4.89 × 10-2
由图2和表3可以看出,随着1号到5号进水COD的升高,释磷量也有相应的升高。COD为727mg/L的5号样厌氧段的释磷量为4.89x10-gTP/gMLSS;相对的,COD为 98mg/L的1号样厌氧段的释磷量为1.55x10-gTP/gMLSS。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COD的增高,释磷速率也有相应的提高。由图2可得当COD大于250mg/L左右时,释磷速率就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趋于平稳。这是因为当进水COD较高时,污
作者简介;全新峰(1982~),男,山东临沂人,项士研究生,现从事市政持水设计工作。
2011.NO.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