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浅析山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

浅析山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7.6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4:20:5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浅析山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 2011年第7期(总第70期)环境资源
经源与节 ENERGYANDENERGYCONSERVATION
浅析山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
刘巧莲
(吕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山西吕梁033000)
2011年7月
摘要:叙述了借鉴山西省1989年至2005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典型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计量模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除烟尘排放量外,其他典型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山西省自1989年以来,综合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固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能源开采利用方式、时形的经济结构、环保投入不足以及环境监督不力、执法不严4 个方面。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环境库效涅茂曲线(EKC)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02-(2011)07-0046-04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evel in Shanxi
LIU Qiao-lian
(Lvl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Lvliang 033000, Shanxi, China)
Abstract; Describe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ata from 1989 to 2005 in Shanxi Province, and set up measurement model of typical environment index and per capita GDP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st emissions, other typical environment index and per capita GDP have great relevance,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clined in Shanxi province since 1989, Their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unreasonable energy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way, unbalanced
cconomic structure, deficient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laxity in law enforcement. Keywords: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 EKC )
引言【14】 0
20世纪5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Kuznets)根据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提出了倒“U”型理论,即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差距开始增大,达到1个拐点后开始缩小。后来,该理论在环境与经济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形成著名的环境库慈涅茨曲线EKC。该曲线特征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是先变得恶化,而后得到改善。
如果以人均
收人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横轴,排污量代表环境退化水平作为纵轴,那么,就存在如下关系:排污量随着人均收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降低,反映在图上便是1条倒“U"型的曲线。这在许多发达国家、地区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及城市中得到了印证,如,美国、西欧、日本和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情况均符合倒“U”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
但是,有的专家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环境指标都符合这种倒“U"字型关系,也就是说,EKC模型并不能说明每个环境质量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必然的倒"U"关系。有时,还会存在其他关系,如,“N”型或“反N"型等。这是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背景,如,在全社会环保意识、环境政策的严格实施及技
术进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收稿日期:2011-06-03
作者简介:刘巧莲,1967年生,女,山西吕梁人,1991年毕业于山
西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中级工程师。· 46 ·
笔者根据山西省1989年至2005年主要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CDP统计数据(数据来源:1990年至2006年山西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运用EXCEL软件建立二者的计量模型,探究其演替轨迹,为评价山西省环境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区的经济与环境概况
山西地处华北地区、太行山以西,是中国主要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铁之乡”的称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依据山西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采取了优先扶持重工业为主的投资倾斜政策,使山西迅速形成以煤炭、冶金、机械、化工为主导的重型结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山西省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图1和图2分别为1989年至2005年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态势。
从图1可以看出,1989年至2005年,山西省的GDP 和人均GDP都呈现增长态势。GDP从1989年的376.3× 10°元增长到2005年的4121.2×10*元,基本翻了3番, 17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5.7%;人均GDP由1989年的 1367元增长到2005的12320元.且在2004年突破1×10° 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4.4%。但是,与中国其他省市相比还很落后。2000年3月22日《金融时报》报道了中国31个省、区、市人均年收入情况,山西以4343元名列倒数第一。
从图2可知,17年间,山西省的经济增长结构态势为第一产业持续稳定下降,第二、三产业基本保持不变,到
上一章:浅析三亚旅游景区垃圾特性及处理方法 下一章: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处理农林废弃物

相关文章

FDI、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上海市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中国工业环境管制的效果评价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分权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地区经济增长:理论、证据与政策 中国建筑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生产率增长关系研究 浅析装备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与“七写”标识管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