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气相色谱法在洗油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在洗油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74.2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3:33: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气相色谱法在洗油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第195期 2013年12月
文章编号:10099700(2013)06001104
南方金属 SOUTHERN METALS
Sum.195 Denember
2013
气相色谱法在洗油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林水清,梁开慧,邓琰
(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广东韶关512123)
摘要:通过实践和摸索,气相色谱法成功分析出洗油中的各组分含量,同时总结了洗油各组分含量与洗油质量的
关系,达到了有效监控洗油质量的目的。关键调:气相色谱法:洗油: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TQ522.5
文献标识码:B
ApplicationofGasChromatographyAnalysisinWashOil
LIN Shui qing, LIANG Kai hui, DENC Jin yan
(Baosteel Group Guangdong Shaoguan Iron & Steel Co. , Lad. , Shaoguan, Guangdong, 512123, P. R. China)
Abstract: By practicing and studying, the contents of various components in wash oil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various components and the quantity of wash oil was discussed. The goal fon
the efficient control of the quantity of the wash oil was reached. Key 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wash oil; analytic applications
0前言
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钢”)焦化厂在生产焦炭的同时,副产大量气体和液体产品,其中液体产品主要是从焦炉里出来的充煤气中次回收得到的焦油、粗苯等.粗苯生产是通过用洗油吸收炼焦煤气中苯族物回收得来,洗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粗苯回收产率的高低,同时也是造成塔器设备易堵、煤气夹带的原因.因此在实际生产准确测定洗油中各主要组分含量,能了解洗油质量和指导生产,
洗油的主要组分有蔡、甲基暴、联苯、范、荔等,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我们利用现有仪器设备条件,通过模索,成功分析出了样品各主要组分含量,为生产
过程中洗油的优化使用提供可靠数据, 1实验
1.1试剂与仪器
试剂:萘、联苯、β-甲基萘、α-甲基蔡、范、等均为分析纯;
收稿日期:2013-0515
溶剂:十二烷(分析纯);
洗油样品:攀钢洗油A型洗油
分析仪器:GC-2014C型PF岛津气相色谱仪
2操作条件 1.2
3mmx2.0mSUS型不锈钢色谱柱,填充物为 6.5%丁二酸乙二醇聚酯,201红色载体酸洗60~80 自:FTD检测器:C-R8A数据处理器
空气流量:400mL/min;氢气流量:40mL/min;载气(高纯氮气)流量:30mL/min:进样量:1μL
柱箱温度: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80℃,以后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至220℃,恒温3min;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器温度:250℃,
1.3实验方法与步骤 1.3.1标准样品配制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萘、β-甲基萘、α-甲基萘、联苯、范、荔等分析纯(称准至0.0002g),再称取一定量的十二烷(称准至0.0002g)都置于空顶盒中,全溶后,摇匀,保存.要求配制的标准样品中各组分含量与
制备的实际样品中各组分含量大致相近 1.3.2洗油样品的制备
称取混合均匀的洗油试样0.7g(称准至
作者简介:林水清(1965-),男,1984年毕业于潮南长沙冶金工业学校分析化学专业,工程师
上一章:永钢1080m3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下一章:推车机走行减速机故障分析及对策

相关文章

衍生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YB/T 4930-2021 洗油 主要组分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规范化研究中的应用 响应面法在大锻件微观组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关于钻芯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极限载荷法在应力分析中的应用--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中的六个重要问题(四) 简捷计算法在300MW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