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中国核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与探讨

中国核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与探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7.0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3:53:3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中国核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与探讨 传源卤环境 72720
提出建议。
研究与探讨
中国核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与探讨
王春梅
古福建福州
(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350013)
关键词核环境应用
中图分类号:TL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3)06-006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辐射环境安全与防护间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自发现以来,就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国防、资源和科研等各个领域。在我国,核技术应用已逐步形成产业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具有独特的性质,在各个行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然而,放射性是看不到、听不见、无色、无味的,有的放射性同位素本身就是一种极毒性物质。相比能够被人们直接感知的环境污染间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效射性污染被绝大多数人们所忽视。放射性核索如果管理和防护不当,就会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基至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在缺乏有效管理时,一且发生辐射事故,将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有故射性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发生辐射事故的放射性核素属长半衰期核素时,可以说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治理或者恢复被事故污染的环境介质。也就是说,放射性污染是不可恢复的、毁灭性的。
核电是放射性同位索应用于国民经济的最典型的例子。核电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全世界共有442台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69 亿kW,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核电、水电及火电构成了世界能源的3大支柱。发展核电能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利于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从上个世纪70年代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之后,我国的核电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7年颁发《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标志着我国的核电发展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5~2020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kW,并有1800万kW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 2%提高到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kWh。然而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事故,给我国发展核电的高涨情绪当头一击,公众对待发展核电又回到了较保守的时期。核电的发展何去何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观念,这些都是摆在当今的关键性问题。
我国从2003年起,为了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的监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
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但是相比较日前核技术应用技术的发展,这些法规和标准在日常工作时的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多的实际间题和操作困难。结合作者的基层实际工作情况,对有关间题提出探讨。
1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滞后,与实际工作不相符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在辐射监测、评价--线的技术工作者,结合实际,笔者发现,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如医疗、工业、科研等,很多的技术标准均是卫生防护标准,例如医用电子加速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9-1996)、《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8-2002)都是卫生防护标准。现阶段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多采用(电离辐射防护与辆射源安全基本标准》(CB18871-2002),包括公众照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剂量约束值、废水排放、表面污染限值、非密封性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等级划分等的规定。该基本标准是根据 6个国际组织批准并联合发布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基本安全标准》(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丛书115号,1996 年版)对我国现行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修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GB18871-2002没有细化的给出监测、评价等工作的实际操作要求,各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同一种工作采用不同的
操作方式,给评价、监测、审批造成了-定的影响。 2地方辐射监测能力与核电发展要求不相符
随着2007年《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年)》获批,我国核电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但是核电发展与经济发展适宜度的间题及核电发展是否与地方辐射监测能力相匹配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很多地方辐射监测能力可以说根本不能够满足核电厂的发展需要,在完成核电发展的目标时,地方政府漠视了地方辐射监测能力的建设这个重要的环节,核电厂的辐射环境监督没有达到要求,核电厂的运行可以说是处于无全面监管的状态。一旦发生事故或事件,地方辐射监督监测部门就不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可以供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决策的技术依据,这样就有重蹈日本福岛覆辙的可能。因此,在核电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是否与现有条件相符。
核电垂待解决的问题 3
核电、水电及火电构成了世界能源的3大支柱,随着火电的发展给地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国际社
(下转第9页)
作者简介:工春梅(1977~),女,项士研究生,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现就职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2013.NO.6.
6
上一章:中国废干电池处置和回收利用及管理现状 下一章: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相关文章

基于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的探讨 BIM技术发展趋势与交互设计的应用探讨 探讨ABS技术在重型载货汽车上应用与发展 水煤浆技术发展与应用 中国洁净煤技术丛书 千米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探讨 探讨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 探讨在线虚拟现实技术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关于生物技术制药现状与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