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AC-13C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AC-13C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4.4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7 16:20: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AC-13C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第36卷,第2期 2011年4月
公路工程 HighwayEngineering
Vol.36, No.2 Apr.,2011
AC-13C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朱毅',谭继宗”,岳爱军
(1.灵山县水利局,广西灵山535400;2.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通过对采用不同级配的两种AC-13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势裂、冻融劈裂、单轴抗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沥青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调】AC-13沥青混合料;对比分析;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6.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610(2011)02005707
TestingResearchonMechanicsPropertiesof AC-13C
ZHUYi',TANJizong,YUEAijun
(1.Lingshan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Lingshan, Cuangxi 535400, China;2. Cuangxi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Guangxi 530001,China)
[Key words] asphalt mixture; contrastive analysis; optimization design
沥青路面的表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行走,经受车轮对它的撞击、磨耗,直接受大气因素的作用,经受高温、低温、雨水的考验]。因此,表面层应该有优秀的温度稳定性,高温时不易变软,低温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抗温度疲劳裂缝的能力,与此同时,表面层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防止自由水由表面进人路面结构层和防止自由水较长时间停滞在表面层内,以保持路面的耐久性(2)。由于表面层的功能要求,除需要采用优质沥青和磨光值高、耐磨耗及抗压碎能力强的形状好(接近立方体、扁平颗粒少)的碎石做表面层外,矿料的级配组成及沥青混合料的状态对表面层
的性能有很大影响[3]。 1试验研究方案
试验级配采用粗型密级配AC-13C,级配曲线均是避开禁区和控制点的“S”曲线,为对“限制区下部区域的级配曲线有更好的了解,设置两种试验方案,其中:方案1<2.36mm的级配曲线处于“限制区下部区域”的上方,4.75mm的通过率接近级配曲线的中值,该试验级配记为AC-13C1;方案2< 2.36mm的级配曲线在限制区下部区域的下方, 4.75mm的通过率接近级配曲线的下限,该试验级配记为AC-13C1,显然,方案2的混合料组成比方
【收稿日期】2010-07-10
案1的粗。试验方案在“限制区下部区域”设置了一粗-细的级配曲线,这样设计目的是希望通过对粗型密级配“限制区下部区域”的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为沥青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两种级配均采用SGC旋转压实机成型。
2AC-13C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1原材料试验
①沥青胶结料。
采用湖北国创生产的SBS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其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改性沥青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针人度(0.1mm)延度(cm)(5em软化点(℃)(25 °C ,100 g,5 s)
/min,5 C)
(环球法)
测试值
技术标准(I-D) 遥动粘度135℃/
(Pa · s) 1.82 ≤3
54 30 60
弹性恢复 25℃/% 16 ≥75
37 20
86.5 ≥60
储存稳定性离析,48h 软化点差/%
0.5 ≤2.5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163℃,75min)
延度(em)(5cm/min,5℃)
质量变化/%
0 ≤±1.0
【作者简介】朱毅(1979-),男,潮南部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研究。
针入度比(25℃)/%
87 ≥65
20 ≥ 15
上一章:桥梁悬浇段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章:武汉市姑嫂树路跨铁路桥设计方案比选

相关文章

AC-13型沥青混合料动静态模量对比试验研究 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 废旧轮胎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生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多空隙沥青混合料排水及抗堵塞性能研究 Sasobit温拌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废玻璃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人造轻集料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