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控制分析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控制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6:23: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控制分析 科技论坛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控制分析
董雨昊
(大庆油田宏伟热电厂机修分厂,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针对供热系规运行调节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据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关键词:供热系规;运行调节;控制分析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供热业在我国的事业领域中逐渐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潜能,数据显示,我国的供热面积已经接近九万万平米。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只有在科技上不断推陈出新,让供热系统工艺、设计以及施工与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优质有效的提高,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供热领域的差距,为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环境做出贡献。在我们国家,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供热终增热量可调,这也是供热用户接照热量收费标准进行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由于供热收费是由室内供热面积决定,所以用户对于供热调节及其管理只能通过定流量或者分阶段变流量,也就是在息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调节。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节能环保,因此,先进的供热调节技术就显得其重要
1为什么进行供热系统调节
这几年,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在用户中开始广泛使用,为了让室内环境更加舒适,温度更加适合,必须要有一种相应的热量可调节手段,来实现对于室内温度舒适度的调节和对能源的有效节约。在现令已经存在的技术中,安装一个可以进行自我温度调节的调节阀是有效调节室内技术的主要方式,它主要安装于酒水管道上,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在调节阀上设定所需温度。调节闵的安装与调节方式主要有双通阀和三通阅两种方式,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供热方式应当采用不同的适应方案
以前,我们在供热系统设计、运行时,总是存在着各种不规范设计和不合理的操作,再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使得供热系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甚至还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发整合出一套新的系统化的供热技术符合当下实况,我必须要对过去不够完善的供热系统加以完善和强化。
2供热系统调节必要性
从当前的生活实际来看,供热管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室内辅助系统。在供热系统中,供热状态与供热质量密不可分,判断和衡量他们的标准都是供热管网,我们都知道,供热管网的流动供热都是靠游离热媒介,如果游离热媒介损耗严重,就会造成供热不足现象,供热管网运行中的必要调节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突发现象,
3供热调节的方法
改变供热介质温度的质调节:改变供热时间的间款调节:改变供热介质流量的量调节:同时改变温度和流量的质、量综合调节。
在大城市中,供热系统的方式以集中质调节为主,局部量调节为辅。对于供水温度,可依据热源处采暖负荷的需求给予改变,这样的做法极大程度的简化了复杂的用户单独或者局部调节,让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更容易实现;系统流量的稳定维持也就会形成稳定的放热状况;在热电厂供热的时候,供水温度会随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由热电厂供热时,由于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升高而降低,利用汽轮机的低压抽汽,更大程度地节约燃料。在用户终端处根据通风和热水负荷的需要辅以量调节,通过阀门调节局部的循环水量,以适应通风和热水供应设备的用热需要。集中的量调节根据热负荷的变化改变热网的循环水量,可以减少循环水案的电能消耗。集中的质、量综合调节,也称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就是把全部的采暖时间按照室外温度高和低分割成几个小阶段:室外温度偏低时我们可以保持较大的流量,室外温度偏高时可以保持较小的流量。每一个阶段中改变质调解时要让流量基本保持不变,只但方面的改变热网供水温度的变化即可。让质调节和两条街同步达到优质,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调节设施和优质的管理水平
供热系统必领要有一个统一的调节部门,并在这个部门的有效指导下协调工作。而它在运行时的调节工作一定要在一个专门组织
· 85 -
的统一指导下、协调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协调一致:其同实现供热票统在简单便利的状况下可持续的运行。尤其要说明的是:当热源厂和热网不属于同一个供热源时,更应该加强统一指挥、进行统一规划行动。
4热力运行适量调节 4.1用户调节
散热量越小,整个系统的节能效果也就越明显。但是如果有的用户不喜欢采用双通阀调节散热器(末端装置)的散热量时,那么我们就应当设置用户人日装置,通过用户人口装置将热网和室内系统隔离开。对于室内系统,我们可以采用恒流量运行模式,当然,相对应的热网系统旧需要采用变流量运行方式,也能取得比较好的节能效果,而且采用后者对热网的运行稳定性更有利,除此之外,用户入口装置也需要采用一定的调节方案形成独立的调节单元,在此不做阐述,
4.2热源与热网调节
热用户在安装了三通阅或者双通闵装置后.就已经具备了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时候在热源处的负荷预报就变得很有意义了。根据热网运行参数预报的供热负荷,就是用户在下一个时间段所需要的热负荷。所以提高预报的精确度,保证预报控制的稳定性就成为了最主要的间题。供热负荷预报的方法很多,在此不做研究,
4.2.1循环泵的恒转速
如果用户实用的是恒流量运行方式,那么循环泵运行方式就应当是恒转速,而热源运行方式应当是质调节。根据不同热源出口处的参数值,如:热网供回水温度、室外温度、热网供回水流量(主要是监视异常情况),控制系统应该预测热源的供回水温度,并且进行反馈调节。
4.2.2循环泵的变转速
从前面的内容分析我们了解到,热力系统节能时使用变流量运行方式输送热量。如果范围较大,且需要变化流量调节时,一般采用变频变循环泵转速是最节能的方式。因此,如果热用户是变流量运行,同样,循环泵就应当采用变频变转速运行的方式,除此之外,热源也应该采用质调节和量调节相互协调配合的综合调节运行方案。
5运行方案的适用和合理
针对不同的季节,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调节方式,比如可以讲一个季度分割为初期,中期和末期.在不同的时期我们使用不同的调节方式,这其中包括对质的调节,量的调节和对他们之间的一此微调节,与此回时,我们也要做到使供热终的热量可调,让案内供热系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智能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与该系统相一致的供热调节方案,只有按照用户所需热量进行供热才能实现整个供热系统的节能。当室外平均温度高于-4℃、低于0C时,为了节约电能,换热站可采用间歌供热,供热时间为:4:00-10: 00,16:00-22:00。当室外平均温度高于0℃、低于5℃时,采用间款供热。供热时间为:5:00-9:00.16:00-21:00。当室外温度高于5% 时,各热力站停泵,关闭去用户阀门,开一次网联通门。
结束语
供热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供热的食量调节,但由于供热对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制定出符合不同用户的适合供热方案,这就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备有效的综合供热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将旧的供热体系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以使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在新的供热体系的建造中尽量避免这些不足,不断对供热体系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宏科.对供热锅炉节能减排的深索[J]山西建筑,2011(3)
[2]邓晓丽.供热锅炉中的节能技术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0(5)
上一章:千柏鼻炎片质量标准研究 下一章:基于SVM的蛋白质质谱高通量分析方法研究

相关文章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与控制 计量供热对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方式的影响 间接连接供热管网系统电动调节阀平衡控制技术研究_舒磊 供热系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供热系统热网水力平衡调节浅析 DL/T 2473.3-2022 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负荷调控系统 火力发电厂纯凝机组供热改造中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DL/T 2473.13-2022 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电力系统二次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