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坛
·153·
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与规划的初探
4102 高振秋
(盐城师范学院药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本文对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的建设与规划作了积极探索,从建设的目标、原则、思路、内容以及建设的基本要求方面作了概要分新。以此来实现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生物制药人才。
关键调:核心能力;生物制药;课程群:建设与规划
因我国是人口大国,所以生物制药行业一直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
3.1合理设置课程:不设置重叠课程,力求精简,详略得当,打好基
间。又因医药行业的特点,前期的技术和投人高,并且伴随着风险高,导础。有些课程与课程之间有很多重叠部分,可与各科教师沟通合理设置
致最后的回报和收益也很高。但众所周知,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国家在生产经营方面都会严格把控。因此,在各大高校中,生物制药专业都难免存在生源少、课程难、就业窄等劣势。因此,加强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势在必行。当今高等教育大力倡导"以能力为本”、培养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领调整以适应这个大的潮流。
核心能力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是人们在职业生理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它强调的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核心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来说,核心能力的形成,特别是适应社会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通过指导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这必然就要求学校能够为生物制药的同学构建出一个有效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个课程体系,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各种门类和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分析方法并使引导学生朝着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发展。
1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目标与原则
生物制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基础医学、药学及现代生物制药知识、具备生物药品生产、设计和研发能力,熟悉药品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的,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现代生物制药企业中从事前期研发、成果转化、生物药物知识产权、生产技术、质量检验和产品销售的研究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就要求在课程的开发上,又必然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室的有效跟进,有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培训的各种门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和一定的技术指导队伍,这必然要求学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一定的发展规模。从一定程度上讲,建立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满足学生个体对技能的需求为出发点。
2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思路与内客
教学大纲,并酌情删减元繁内容,如生物化学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就可简略介绍,并且可以播放一些专家讲坛,涉及一些分子生物学内容作为引子,面在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这门课程讲解的时候再详细介绍,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使学生学习起来不枯燥,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新的内容。
3.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职称及年龄结构要合理,加强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自身的生产实践科研能力和师德的培养;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只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第一步,为有效将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贯彻下去,师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课程设置要有有效的指点讲解,使学生不仅掌握课本知识,理解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其中就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
3.3课程内容安排: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指导思想,是把核心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的,是以核心能力的培养来构建课程体系,而且是国绕着以核心课程体系为主导来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拓展与专业课相联系的内容及药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精选具有代表性、能引起学生广泛兴趣、与应用关系密切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
3.4选用获奖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选择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十二五或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基础课程讲义,对涉及与医药应用部分作细致介绍,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兴题;制作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以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来参与感知活动。
35教学方法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图、网络教学、微课教学、专题讨论、拓展专题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学生为本,增加与临床知识和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相互渗透。遵照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邀请各级管理部门随时检查课程体系实施情况并且及时听取反馈意见,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结束语
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将会给生物制药专业的
生命科学学科是生物制药专业的基础学科,主要课程包括微生物
,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生物学及相应的
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由于培养方案学时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对课程的重点章节进行浓
只要合理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多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之合理的教材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成功将指日可待,到那时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缩提炼,课堂讲授少而精,部分章节指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
必定成功。
学生核心能力。同时,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增大开放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设置一此综合性实验用以突出生物制药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以生物
参考文献
[1]文激美.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凸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1):92-96
[2]夏焕章,仪现补;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仍高校生物
药物制品轴线,利用各种原理和技术方法完成实验。有机整合各自独立的相关实验项目,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并对专业知识
学教学研究,2014,4(1):34-37.
有更加系统的了解。总之,实践教学必须依托理论教学。
生物制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因此,要在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学好生命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打好基础,目的是为做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在打牢基础的同时也不会完全脱离专业,在讲授基础课的同时适当联系相应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即幸提了基础课的知识,又对专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题,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3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基本要求
[3涨志国,李铭,张虹,张丽霞,泰妹冕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376-377
[4吴云舟,尹杰超,齐云峰,苍晶.课堂讨论在生物制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高牧兽医)科技版,2014,11(12):171-172
[5]院彩置,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课程教材教法, 2014,34(11):1622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生物制药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规划与实施)(项目编号:14YCTCJY029)。
作者简介:高振秋(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免疫及抗肿瘤。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