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
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在黑龙江省的区划及
模式构建研究
陈乘顺
(哈尔滨市丹清河实验林场,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农林科研
摘要:文章以黑龙江地区为例,对林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情况对该省进行了区划,并分别提出了对应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林业循环经济发展;黑龙江省;区划;模式
1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在黑龙江省的区划
通过对黑龙江省各个地区林业产业、森林资源、减量化投人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依据这此地区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作出了如下三个区域的划分:
1.1区域一:大兴安岭、牡丹江、伊春、黑河。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约占该省森林总面积的62%左右,该地区支柱产业就是林业产业,大约有77%左右的天然林资源,所以也被国家定为天然林重点保护区域。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也处于首位,因为拥有较高的林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甚至高达11%左右,所以有着较高的社会经济指标。但是除了大兴安岭之外的区域中其他林区,林业改为人员普遍没有较高的收入,GDP总体水平也不够高,尤其是伊春地区,其生产结构相对单一。为了使天然林得到保护,黑龙江生对森林采伐提出了限制要求,但是伊春地区由于以第一产业为主,因此主要产生就是本材的采用,不能将产业链延伸,在其生产方面也不够标准化,在进口本材市场的不断呢挤压下,林业产业得不到高效益。该区域利用指标相比与其它方面的指标来说并不高。主要从事林业培育以及木材的采运与加工,因此不会有高能耗,具有高分值的减量化投人,然而由于该地区没有较长的产业链条,无法对废气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没有较高的森林资源利用率。
12区域二: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鸡西、鹤岗、绥化。该地区在没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生态指标分值也不高,由于重工业在区域比较发达,所以有很大的三废排放量,应当主张森林保护与植树造林,将森林履盖率指数与环境质量提升。工业产值在该区域较高,重工业所占比重高达51%以上,GDP中林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小。林产品加工制造在林产业体系中所占的比较重较大,主要将术材用于建材、家具等本产品制造。在森林加工业方面可以大力发展,将森林产业链延伸。另外在其GDP中农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可以考虑农业与符合林业相结合的形式发展。资源利用率不够高,该区域有着较大的本材与能源耗用量,没有较高的森林资源回收利用率,然而该区域中林产业值木材有着较大的耗用量,并且森林系统也有着较高的能耗,在其资源利用率上就显得较低,因面说明了该区域“两高一低”这种生产模式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转变。
13区域三:齐齐哈尔、双鸭山、大庆。该地区在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上呈现出较低水平,森林资源比较匮乏。在林业系统中社会经济排名处于最后。重工业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通常超过42%,而林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小,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林业产值没有较大的贡献。该区域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生态防护,比如涵养水源、爆出水土以及保护畜牧等。相比于区域二,有着行对较高的资源减量化投入以及较高的资源利用程度,但与区域一相比,仍然较为落后。
2各区域林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策路
21区域一构建模式策略。(1)将林业产业链延伸。林业系统中包括了一、二、三产业,所以应以生产化的需求为依据,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将产业链进行横向的延伸,进面将林产业中的生产种类拓宽,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下,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进面而使产业链的稳定性增加,促进产生产产业集群,最终可以形成一个核心为林业产业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2)将林业与服务业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以及林业服务业,进面使林区的经济增长得到带动。由于该区域中很多天然林都未经开发,同时还拥有种类紫多的稀有动物与植物,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可谓是拥有了十分适宜的自然条件。(3)将林业与农牧业相
结合。可以使林区发展立体种养的模式.使林农产品的效益增加;对于林鞋养殖、食用菌栽培、林下药材等一此林下经济加以积极的发展,将资源利用率提高,最终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可以建立起多种生态循环模式,在林业、农业、畜牧业之间对资源与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
2.2区域二构建模式策略。(1构建林业经济循环模式。应当将模心放在林业产品加工上,以不同区域在产业上的竞争优势为依据,形成核心的林业产品,以该核心产品为围绕点,可以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在技术与资金都较为雄厚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加以构建,对林业产业进步的深加工,进而打造出更加优质的林产品品牌,将林产品其有的价值提升。(2)构建废弃物回收模式。如图1所示,构建出度气去回收再利用的系统,在回收、分类以及对林产品的再加工上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将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
本材进口
营林造淋
本材加工林副产品深集加工
壶林族游
家具、浆建材、生物能
工业生产
工业原料西林食品药材、油料
医舞林产品回收票利用
图1以林产品加工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及废弃林产品回收系统 2.3区域三构建模式策略。构建以林业为辅助的主产业发展模式
以林业为辅助产业促进该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形成适合当地的林业循环产业链。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发展模式,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在此环节的作用下,将林业产业链延伸,将清洁能源提供给支柱产业,便于该区域能耗的降低,进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防护林建设用材林、经济林
保护农田、牧
工业原原材料生物质的源
表业、畜妆业
机械,化工,石油、建统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图2以支柱产业为核心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紧缺,森林环境经常遭受到来自外界的污染与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固过度采伐面严重失调,导致森林环境急剧恶化。而发展循环经济可是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当对黑龙江地区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并建设出合理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该省的经济得到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风鸣,实施循环经济战践略是解决我国木材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中国人造板,2012(2):13
[2谢灶,张智光试论林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层次四林业经济同题,2013(2):1114
[3]蒋敏元,手继军,李龙成.森林资源经济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3(5)
[4]张建国,余建辉生态林业论一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山航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