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
论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论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熊卓
(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吉安市支队防火监督处,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医院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单位,是教死扶伤,治病人的场所,人群复杂,易
燃易爆物品和大型电气设备众多,一且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当前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可行性措施,以期推动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发展。
关键词:医院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
一、医院火灾的特点 1、火灾发生损失大
医院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不仅有病人和医护人员,还包括后勤、病人家属等,一且发生火灾,很容易出现择伤、踩踏、烧伤甚至死亡等威胁和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现代医院的功能逐渐由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看病治病。许多综合型医院集门诊、住院、临床、教学、实验与一体。为了满足功能需要,医院的贵重医疗设备不断增多,各种用电线路也趋于复杂。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贵重设备的损失就再所难免。
2、火灾扑救难度大
医院长期有大量的病人,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一且发生火灾,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很难逃生,尤其是骨伤科患者,有的基至还在担架上,对于人员的数护增加了难度。医院建筑主体部分有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辅助治疗部分有放射、理疗、病理、生化检验等医技科室,后勤供给保障部分有药房、制剂室和仓库、车库、配电房、锅炉房等,大部分建筑连成一片,一旦发生火灾扑难度也将加大。
二、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医院建筑密集,人流量大,设备集中,压力容器、化学试剂、被褥纸张等易燃易爆物品多,加之住院病人大多行动不便,若发生火灾,社会影响较大。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火灾,造成33名住院患者死亡; 2011年8月24日,上海宝钢医院发生火灾,造成一名正在手术中全身麻痹的病人死亡;2014年3月16日,湖北黄石医院发生纵火事件,造成住院部4人死亡。就我市而言:2015年3月16日,吉安市吉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二楼病房发生火灾,虽然救援及时,无人员伤亡,但是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经分析,当前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建筑结构易留下先天性隐患
万方数据
205
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大中小型医院层出不穷。当然,对于一些新建的医院来说,工程在施工前和投人使用前当地消防部门都会对工程图纸设计及工程施工进行产格审查验收,基本能够杜绝先天性的火灾隐患。但对于一些利用原有非医院建筑进行改造时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民营私立中小型医院来说,步及到改变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现行国家技术规范中关于对医院的消防设计要求,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包括新增自动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等难度较大,一且把关不严或其他一些客观因索容易留下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2、易燃易爆品管理不严
医院中涉及到易燃易爆的场所部位较多,常见的易燃易爆场所有燃气锅炉房、高压氧舱、液氧供应室、消毒间、化学试剂储藏室、药品库房等,当然,医院一般对于大家熟知的认为容易发生易燃易爆的场所或部位管理比较严格,但对洗衣房、被服中心、病区小仓库、放射科储片室、病案室、图书室、手术室、病理科、检验科、制剂室等场所或部位的管理却常常被忽视,例如手术室中所使用的麻醇剂、生化检验及实验室每天都要接触和使用各种化学试剂,有时还需使用的清精灯、煤气灯等明火和电炉、烘箱等电热设备,如果管理不当,也极易发生火灾,造成产重的后果。
3、依赖消防设施,忽略技能培训目前,各类医院内配备的消防设施应该说是比较齐全,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而大部分医院的消防力量却尤为薄弱,只是仅仅依靠消防控制室的仅有的几位员工或是保卫科的几名员工负责全院的消防安全,而忽略了义务消防组织的建立和对医护人员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一旦发生火灾,紧靠现有的消防力量很难自教。因此,每一位医护人员消防安全素质高底,直接影响火灾预防和扑救。
可以说,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必须执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才能杜绝各类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才能成为老百姓放心的救死扶伤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