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7期
Technology and Test工艺与检测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王海生?闵洁韩青王晓?
(①红河学院,云南蒙自661100;②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采用喷砂处理切削刀具的刃口获得不同的刃口形貌,采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切削过程中刀具刃口磨
损状况,采用SEM检测喷砂前后刀具的表面质量,采用工具显微镜测量喷砂后的刃口形貌。在喷切削速度为180m/min,进给量为0.2mm/r,切削深度为1mm时,刀具失效时间分别为7min 30s、10min50s、10min32s。实验结果表明,在喷枪高度为110~120mm时,喷砂处理后的刀具使用寿命较好。
关键词:喷砂处理:刃口形貌;喷枪高度;形状因子:失效时间
中图分类号:T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287/j.cnki.10052402.2017.07.030
Influenceof cuttingedgemorphologyoncuttingtool servicelife
WANG Haisheng,MIN Jie,HAN Qing,WANG Xiao
(Honghe University,Mengzi 661100, CHN;②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Jinan250000,CHN)
Abstract: Three cutting edge morphologys were prepared different with the method of sand blasting, microscop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wear of the cutting edge in the cutting process.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blade oeaeea adjusting the gun height 90 , 110 and 120 mm respectively to prepare different the shape factor K, less than 1 and greater than 1 respectively, when the cutting speed for is 180 mm/min, feeding rate is 0. 2 mm/r, cutting depth is 1 mm, the cutting tool failure time is 7 min30s, 10 min50s, 10 min32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hen gun height is 110mm, the tool services life is better with sand blas-ting.
Keywords:sand blasting; cutting edge morphology; gun height; shape factor; failure time
在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刀具与被加工件之间存在较高的局部应力、温度、切削力等。切削温度主要是由于切削过程中切屑与刀具的前刀面摩擦产生大量热量所致,从而使刀具暴露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严重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削力主要受被加工件的微观组织的影响,使刀具的切削力处于不连续或者不稳定的状态。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朝着高精度、高速切削、干切削(无冷却液)、以铣代磨以及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向发展,对刀具性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断裂韧性、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损性能(2-4)。为实现更优良的刀具使用性能,可优化刀具的设计,开发更加优良的刀具材料或更优异的涂层材料[5-6)。刀具设计主要为刀具宏观形貌(如刀具外观轮廊、前后刀面等)的设计与刀具刃口微观形貌
制造技求点机床万方数据
的设计。刀具刃口微观形貌在某种程度上受刀具材料以及涂层限制,因此而影响被加工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刃口的ER值(刃口半径值)。刀具刃口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毛刷钝化、抛光、干喷砂钝化、湿喷砂钝化等(7-10,大部分钝化方式为磨料钝化,通过微研磨的方式获得ER值。
刀具ER值以及刃口形貌主要受加工设备类型以及加工工艺参数的影响,目前,刃口形貌主要由以下几个参数进行描述:S。表示刀具前刀面钝化值的大小, S,表示刀具后刀面钝化值的大小,△,表示刀具刃口去除量的大小,K为S/S。的比值表示刃口轮廊的对称性,K>1表示喇叭型刃口,K<1表示瀑布型刃口[]。刃口制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切削面的强度,减小涂层内应力和崩刃风险,从而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 153
ICS 65.020.20 14
CCS B 61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3417—2025
长裂太行菊育苗技术规程
2025 - 04 - 19 发布
2025 - 07 - 19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3417—202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播种育苗 ............................................................................ 1
5
扦插育苗 ............................................................................ 2
6
苗期管理 ............................................................................ 3
7
出圃 ................................................................................ 3
8
档案管理 ............................................................................ 3
I
DB14/T 3417—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植物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韵敏、马菁、任保青、宿瑞艳、赵玉琳、陈陆琴、包珑钰、曹建庭、夏晔、郝
丽媛。
II
DB14/T 3417—2025
长裂太行菊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s)育苗程序,规定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
期管理、出圃和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长裂太行菊的育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182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播种育苗
4.1 圃地准备
4.1.1 选地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轻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为宜。
4.1.2
整地
播种前深翻土地,深度20 cm~25 cm,并清除杂草、石块,碎土整平。
4.1.3
施肥
结合翻耕均匀撒600 kg/hm
2~750 kg/hm
2的复合肥。
4.1.4
作床
南北向平床,宽80 cm~100 cm,长度依地形而定,步道宽25 cm~35 cm,床面平整,土粒细碎。
4.1.5
床面消毒
播种前用50 %多菌灵粉剂560 kg/hm
2~600 kg/hm
2进行苗床消毒。
1
DB14/T 3417—2025
4.2 种子准备
4.2.1 采集种子
10月下旬~11月上旬,选择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采集成熟饱满的种子,阴干、调制后储藏。
4.2.2
购买种子
向具有林木种子经营资质的单位购买种子。
4.2.3
种子质量
净度≥95 %、发芽率≥90 %、含水率≤7 %。
4.2.4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0.3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4.3 播种
4.3.1 时间
春播4月~5月,秋播8月~9月。
4.3.2
播种量
播种量为30 kg/hm
2~40 kg/hm
2。
4.3.3
方法
撒播,覆土厚度 1.5 cm~2.0 cm,镇压。
4.4
播后管理
播后洒水,床面覆盖草帘等。出苗率达50 %时撤除覆盖物。
5
扦插育苗
5.1
作床及床面消毒
高床,底部铺设5 cm~10 cm河卵石,中层铺设10 cm河沙,上层铺设5 cm~10 cm蛭石。高20 cm~
30 cm,宽1.0 m~1.2 m,长8 m~10 m。扦插前2 d用0.3 %~0.5 %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面。
5.2
插穗制备
6月上旬~7月中旬,在早晨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5 cm~8 cm,保留顶端2片展开
叶,剪口平滑。
5.3
扦插
预先打孔,直插,深度2 cm~3 cm,压实,间距2 cm~3 cm。
5.4
插后管理
2
DB14/T 3417—2025
5.4.1
喷雾
扦插后前10 d白天应每隔10 min喷雾1次,11 d~20 d应每隔20 min喷雾1次,20 d~30 d应每隔30
min喷雾1次。每次喷水量为0.08 L/m
2~0.33 L/m
2。
5.4.2
移栽
苗根长2 cm时,移栽至容器内,基质为园土:珍珠岩按3:1配制。
6 苗期管理
6.1 灌溉
当土壤表层(5 cm~10 cm)干燥发白,手握土不成团时及时浇水,浇水后手握土壤能成团,轻压
后散开,含水量约60%~80%。土壤封冻前15 d~20 d,通常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浇1次越冬水。解冻
前,通常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浇1次解冻水。
6.2 施肥 2~2000 kg/hm 2,埋入土
生长期以氮肥为主,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尿素。有机肥1000 kg/hm
表后浇水;尿素稀释为0.1%~0.2%溶液,每10 d~15 d浇灌1次。
6.3
松土除草
结合浇水施肥及时松土、除草。
7 出圃
7.1 检疫
按照LY/T 1829的规定执行。
7.2
质量
苗高达到10 cm~15 cm,冠幅达到20 cm~30 cm可以出圃。
7.3
标签
按照LY/T 2290的规定执行。
8
档案管理
按照LY/T 2289的规定执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