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实践
页岩气清洁开发研究与探讨
胡峰超”高志强”周小燕
(1.青海油田公司安全监督中心,甘肃酒泉736202;2青海油田公司采油一厂,甘肃酒泉736202)
摘要: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与之相应的新的环境风险与挑战必须引起关注,固此,页岩气清洁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在借签美国页发气开发的环境风险研究及相应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页发气资源的实际情况,对页发气的清洁生产做了相应的分析及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借鉴意见
关键字:页岩气;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页碧气发展概况
页岩气是一种清清的、潜力巨大的能源,吸引着越来越多
的国家、石油公司的关注。北美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页岩气特有开发技术所导致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的天然气聚集方式不同,其勘探开发方法都有明显的不同。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估计资源量约为150×1012 立方米,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三借。在非常规天然气题中,煤层气和致密低渗砂岩气都已经得到了商业开发,页岩气资源尚处于起步阶段,勘探开发程度与美国相比还处于初期。我国页岩气初步评价远景资源量为86×1012立方米~166×1012 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26×1012立方米。面对如此巨大的页岩气资源,我国也制定了国家页岩气开发规划,以期在页岩气开发上获得突破。
2国内页碧气开发应借鉴的环保措施
我国在鼓励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应借鉴国外开发
经验,对现有的水、土地、空气,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以及油气资源开采的技术政策等进行适应性研究,提高环境保护要求,加强监管与社会监督,确保页岩气清洁生产。
(1)控制气体排放尽管在美国已经有可行的技术去减少污染物质的释放,但是有些法律没有明确要求采取相关技术来减少废气的排放。目前非常规油气导致的气候问题所关注的焦点仍旧是这些油气燃烧之后释放出的气体。部分减少页岩气开发的废气排放的方法和措施有:①减少油田伴生气的燃烧;② 压裂的返排液应直接排放在专用设备内进行处理。排放的无法捕获的气体必须进行充分燃烧;③对所有的设备加强泄漏检测和及时维修,④严格控制发动机排出物;③采用干密封空气压缩机。
(2)保护水资源水资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地表水及地下水。在页岩气开发中,可按如下几点加强水资源保护:①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地下水体监测,对生产区域及附近区域的地下水都应实时监控,确保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向题,加强防护;②在开发之前,尽可能案取先进技术模清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水文环境等,将水资源污染的风险最小化;③生产中采用严格的返排液处理标准,以确保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井喷及压裂液和压裂返排液泄漏 ④确保在地表的开发工作,不会影响到地表及浅层含水层,保护好居民生活用水。
1981化置界2015年01月
3页碧气开发启示
我国处于页岩气开发的起步阶段,应当在国外经验的基础
之上,提前做好准备,构建严谨的技术规范,做到准确评估,大规模开发之前,要进行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的斯探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区域水资源规划、气候变化等因素,全面进行开发的可行性评价。准确定位页岩气开发,做到谨慎稳步开发,实现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国内页岩气开发刚刚起步,加上国内的政策环境与国外不同,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加强监管。国内的矿权管理方式,政府监管、石油及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模式都与美国有所不同。我国开发页岩气,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国内的具体国情有所改变,适当改革创新。在政策法规上,应当结合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比较有利的政策环境,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较完善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利于调动勘探开发页岩气资源的积极性,使资源的开发有章可循,确保国内页岩气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页岩气的实际勘操开发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突发性的
不确定风险因素,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确保此类事件的早发现、早处理,应当加强实施监控,做好预警措施。针对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好相应预案,以应对此类突发性风险。对于无法预料的风险,也应当做好相应预警及监
管,以期将此类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 4结语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起来的潜在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对经济政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关注其经济利益的同时应不总经济与坏境协调发展,正确定位,合理规划,做好有效的利用好自然资源,综合各方因素,确保能源供应稳步健康发展。
我国页岩气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股,鉴于美国页岩气开发款露出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应当且具备在开发之始就充分考虑,实现经济与环境及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页岩气开发初始就要把甲烷、有毒物质以及水问题等因素考虑进去,制定相应政
策法规并严格监管执行,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参考文献:
[1】江怀友,宋新民,安晓碳,等.世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6):10-14. 作者简介:胡峰超(1987-),男,陕西长安人,助理工程师,学土,从事油气资源开采工作以及安全监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