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管理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原始记录规范化探讨
王玲
刘艳
周狂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绵阳
621900
摘要:分析了传统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原始记承存在的不足。在文缺检索、专家访读等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为建主程序化、规范化的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规范提供依据。
关键词:检测评价;原给记录;规范化
自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高。根据申央缩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3(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精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安监总局近年来相关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出台,对建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固素的检测评价工作也提出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了14项定量指标,其中4项指标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率,建设项目预评价率,控制效果评价率,粉尘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固素监测合格率。为适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我们进行了本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将整个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中所需的原始记录程序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评价机构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水平,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一、传统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原始记录存在的问题
职业病危害检测原始记承可为制定卫生防护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职业卫生规范化的原始检测记录是职业卫生评价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建设单位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监管部门项目分类管理、现场监督执法、查处职业危害事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在建设项目中被重视不足,职业卫生评价工作仅为安全评价工作中的一个小部分。因此,职业病固素的检测原始记录往往存在以下方面的间题。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够全面
&职业病危害因券分类目录3规定中将职业病危害因券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固素等10大类,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中将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病增加到 10大类132种。传统的职业卫生评价工作仅关注了项目运行中某些特别突出的危害固素,导致一些浓度(强度)较小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一些非主要工艺环节尤其是建设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未明确识别。
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晨,相关工作内容中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亦不断增多,新的职业病危害不断出现。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固素识别往往不能全面的进行鉴别州定。据广东职业病防治院监测,1988年以来,广东省出现新的职业病24种,其中包括宝石加工、集装箱制造行业的全肺病,电子,五金,箱包制造行业的有机溶剂中毒,高尔夫产品制造的振动病等等。
88
2015年1月
由于新管理部门新规定的出台,检测内容也进一步深入组化,例如在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过程中,传统的职业病危害中仪用粉尘一类来评价所有的粉尘类别。但新出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中将上述粉尘类危害逐一细分为矽尘、煤尘、石墨尘、荧黑尘、电烨烟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铅尘、其它粉尘共13类,
2.信息量不足
国家对职业卫生进行单独的评价工作进行较晚,评价单位以往的职业卫生评价工作统一纳入到职业安全评价工作中,因此,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没有统一的原始记录体系资料,各单位仅靠自己对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相关标准,规范的认识,制定符合自已实际工作需要的记录体系,也有单位依赖环境检测记录体系进行工作,随着国家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标准要求目益严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加强,使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规范化的要求目趋强烈。要求其原始记录涉及任务受理,评价及检测准备、采样检测过程、样品流转、样品检验、报告编制等内容,传统的部分职业卫生技术检测过程中的原始记录资料存在包含信息量少、书写不规范、缺少质量控制内容等间题。
3.朔源性不强
传统的部分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报告在采用类比法时,类比企业检测结果不能找到来源,有些仅凭借无盖章的打印材料为依据,有些则是根据目常其它用途的监测数据直接引用,另外还存在:控制评价报告实验检测过程未及时记录,检测过程无严格的质量控制,现场调查获得的资料未被确认,书写不规范、无归档等问题。
二、职业病危害评价检测原始记录规范化对策
1.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
(1)检测原始记录编制规范化
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应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为依据,考环境保护有关检测原始记录等微法和经验。分析职业卫生监管的特点,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原始记录标准化的研究,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原始纪录格式与内容的编制规范,为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2)原始记录标准化的监管实施
在检测原始记录编制规范发布实施后,监管机构应注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原始记求的审查,加强评价机构对项目评价中原始记录程序化、规范化的意识
2.评价机构细化评价内客,提高服务水平(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全面化
依据职业病分类与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固素职业接触限制》等相关标准。通过实地调研,从工种、作业地点及方式,作业时间、防护设施等现场情况,识别项目建设及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工业过程、原材料、辅助单元等各环节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固素现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