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艺控制
注污水系统加药工艺完善及适应性分析赵恩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黑龙江大庆163517)
摘要:某采油厂各含油污水处理站杀菌剂及部分站累整剂采用人力搬运、插孔系或人工投加方式,员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加药计量不准确,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玻璃钢杀菌剂储药吨包在采油厂污水站的适应性,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了注污水系统加药工艺。
关键词:加药:吨包:劳动强度;千粉
某采油厂含油污水处理站投加的主要药剂有杀菌剂和絮凝剂,注水站投加药剂为杀菌剂。污水站杀菌剂的投加点一般为过滤罐出口,絮凝剂的投加点为二次沉降罐进口。注水站杀菌剂投加点位来水汇管。
1加药工艺的不适应性分析 1.1部分站加药装置不完善
太南2#注水站已建的3套杀菌剂和葡三联污水站加药罐和加药泵腐蚀严重已停用;葡Ⅱ-1注水站和葡五联转油注水站
无杀菌剂加药装置,造成注水站回注污水中菌类超标。 1.2操作强度大,药剂浓度不均衡
目前各污水站杀菌剂及葡三联、葡四联、台肇联、散联污水站絮凝剂均采用人力搬运、插孔泵或人工投加方式,采用25Kg 型料桶,每周拉运药剂1次,各站每天加药量为6~23桶,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加药浓度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 1.3加药工艺不完善
葡二联1#、2#污水站3套杀菌剂和1套絮凝剂加药装置腐蚀渗漏严重,采用杀菌剂两点加药工艺后每座加药泵为2~3点
加药,管理难度大、计量不准确且加药泵无备用。 1.4加药管线腐蚀老化严重
部分污水站杀菌剂和絮凝剂加药管线运行时间长,腐蚀堵塞严重,影响加药效果,葡一联和数联杀菌剂投加点只有二次
滤后一点,无法实现两点加药 2解决措施
按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计量精度、保证水质的原则,对全厂污水站杀菌剂加药工艺改为采用玻璃钢储药吨包,实现流程通用化,并将葡一联、葡二联的干粉絮凝剂加药装置在全厂其它污水站进行推广。
杀菌剂通用流程为:液态药剂储药罐(基础高度1.0m)一→利用高度差自流进入加药装置配带的溶药罐一加入清水并搅择稀释到生产需要的浓度一→通过加药装置加药泵(计量隔膜泵)一→加药点位置。
2.1完善杀菌剂加药装置
72万货数糖2017年04月
对无杀菌剂加药工艺的葡II-1和葡五联注水站分别新建加药间1座、杀菌剂加药装置1套。葡ⅡI-1注水站选用单罐双泵型杀菌剂加药装置(加药罐材质为玻璃钢),葡五联选用单罐双型杀菌剂加药装置。
2.2采用储药吨包替代加药桶井更新加药装置
各污水站均新建玻璃钢杀菌剂储药吨包,玻璃钢杀菌剂储药吨包采用钢支架架高,由加药车定期送药,按照储药周期15 天和各站的加药量进行组装。
2.3推广应用干粉絮凝剂加药装置
在葡三联污水站拆除液体絮凝剂加药装置1套,在原位更换干粉絮凝剂加药装置1套,保留絮凝剂加药装置1套与干粉絮凝剂加药装置互为备用。
2.4更换腐蚀老化的加药管线并实现两点加药
对葡一联、葡二联、葡三联和数联杀菌剂和絮凝剂加药管线进行更换,杀菌剂加药点为一沉(或除油器)进口和二次滤后出口(注水缓冲罐出口)),以实现两点加药。
清水泉水
品
品加药车
猪药桶
加药
加药系Q
油岗来水 3结语
静准罐
O
强冲罐开压票
改造后葡一联1#污水站杀菌剂流程图
净化水湿
外
(1)通过采用玻璃钢杀菌剂储药吨包、推广应用干粉絮凝剂加药装置,可以降低岗位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通过对部分站库内的老旧加药装置进行更新改造,并对无加药装置的站库新建加药装置,一是降低了维修成本,二是保证加药效果,保障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加药准确精度。
(3)在葡二联的试验证明,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杀菌剂两点加药比一点加药节省药剂20%,下步将该工艺在其他污水站进行推广,进一步优化适合于各站的前端、后端加药量和冲击周期,进一步降低药剂费用,提高外网水质达标率。
作者简介赵恩芳,2007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从事水质处理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