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管理
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分析
周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
摘要:随着我国油藏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藏参数会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通过静态连通性进行分析已经无法对油层性质进行准确反映,所以要根据注采并的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油董并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以使对油赢减并间动态变化进行详细的描速,从而为油藏的继续开采提供借鉴,确保油藏得到充分的开发
关键调: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
我国大部分油激具有非均质性特点,而且在几何构造、油减物性中存在局部跳跃性的特点,如尖灭、断层等,尤其是低流油藏和多重介质油藏,上述现象更加明显。因此,要想提高油藏开采效率,就需要在油藏开发生产过程中,对其连通性进行有效的评价,其实油田开发和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通过对油藏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可以掌握注水井水流方向,这样可以为高含水期调剖等工艺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剩余油分布也可以进行定量的描述,为油费的后期开采提供参考。
1不考虑压力情况下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
在进行油藏并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时,一般是在油藏生产动态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主要的研究手段是各种统计方法。 Albertoni与Lake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了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的相关理论,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Albertoni与Lake提出的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主要是将油藏的生产并,注水并以及井间孔道作为完整的体系,而把注水并的注人量作为激励,生产并的生产量作为对激励的响应输出,该过程中生产并的产液量会受到周围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理念进行分析后发现,第j口生产井生产的液量q可以借助(1)式进行表示。
9,(n)= βe.
ZB,i(n)U=L,2...M)
(1)
式中,β为常数项:β为第i.j两口注入井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权重;i(n)为第i口注人井在第n时间段的注人量:q(n)为第j 口生产井在第n时间段的产液量。
在上式中,β是注水驱替油藏开果的不平衡系数,即如果注水驱替油覆开果过程中,出现注采不平衡时,就会出现非平衡系数。实际开采中,油藏一般其有非均质性的特点,当进行注水开采时.注人的水会进人非生产层,从而出现注果不平衡现象。如果生产并生产过程中,产液量的变化除了受注入量影响外,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边底水锥和进水侵人等,这样也会产生注果不平衡现象。权重系数β,主要是用来描述注人并和生产井之间产生的动态连通情况,即所谓的不考虑压
力情况下油藏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 2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改进
在进行油藏开采过程中,如果油藏中注人信号传播不存在衰减性和时滞性时,当注人量发生改变时会马上诱发生产井产液量发生变化。但是在油藏实际开采过程中,在油藏中注入信号的传播过程经常会出现衰减性和时滞性的特点,导致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数据反演不够准确,此时就需要对注人信号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使其满足上述要求。根据渗流力学原理,任意一口井单独注入时所引起井间压力的变化可以用式(2)
116」化置2015年11月
万方数据
表示,
-4%1-6(-
4ps
其中d=1/(4.)
= C,E(-
(2)
式中:△p为一口注入井单独开采时任一点出现的压降(Pa):μ为原油粘度(Pa*s):Q为注入并的注人量(m'/s);K为渗透率(10-"um):E为幕积分函数h为油层厚度(m):r为某一点到注人井的距离(m);C,为常数;d代表了注人信号在油藏中的损耗程度;e为导压系数(m/s)。
根据采油指数和叠加原理可以得到(3)式,其一般是由注人脉冲诱发的生产井产液量发生的变化。
[c,E( - d) g=
51
[c[E(-d)-E(-d)] >1
(3)
式中;C表示与采油指数相关的常数;△q描述的是注人脉冲诱发的产液量变化(m/s)。
3考虑压力时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
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时,一般是设定生产并并底流压稳定的情况下,但是在油藏的实际开采过程中,生产井井底流压参数是逐渐变化的,从而在建立井闻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时,需要考虑并底流压参数的变化。实际上,油囊中流量与电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其中,电源Ue来自于系统的激励,C为电容,R为电阻,而-般将电容和电流两端的电压当做系统的响应。
油藏井间动态注采模型和一阶电路系统很相似,如果油藏中只包含一采一注两口井时,就可以借助油藏综合压缩系数,并使用物质平衡法,即可以求得驱油孔隙中流体的物质平衡方
程,如式(4)所示。 SpA5
i(t)-g(t)
(4)
p.
式中,Ct表示综合压缩系数,P表示孔隙体积中压力的平均值;Vp表示水驱油孔体积,i()表示注人量q(t)表示产液量。该方程描述的是油藏中平均压力变化导致的油藏开采变化,其
可以对油藏并间动态连通性进行有效的反演。 4结语
在进行油藏开采过程中,要对注人井和生产井之间的注水信号、启动压力梯度中存在的衰减性和时滞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油藏并间动态连通性的反演方法进行有效分析,这样可以判断注人水的优势渗流通道、优势波及区以及受效油井,从而为生产动态调整提供参数依据,提高油
截的开采效率。参考文献:
[1]赵辉,康志江,张允.表征井间地层参数及油水动态的连通性计算方法(J}石油学报,2015,7(5):112-113
[2]张明安.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研究[]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6(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