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油储运设施用火的安全控制要点解析
荆玥’张博夫’祁立晖
(1.长庆油田第二输油处铁西末站,甘肃庆阳745000)(2.中国石油管道公司西输油气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现代化社会中,石油管道储运成为了我国的一项核心工程。然而,储运设施作为原油储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运行时的安全性是我国广大社会人士所共同关注的。因此,对原油储运设施进行用火安全的控制,使成为了我国当前任务中的重心。而本文也将针对原油储运设施,从多方面去对其用火的安全控制要点进行深入的削析
关键调:安全控制要点;核心工程;原油储运设施;管道;用火 1科学划分安全用火等级与范围
我国有关部门颁发的"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有针对销售行业、油田行业以及炼化行业的用火等级,对它们进行了准确的划分。其中,油田行业的用火等级与范围,在我国原油储运行业当中的适用性更加的高。可尽管如此,我国石化管道储运部门还是面向所有的原油储运企业,对其制定出了相应的“安全用火规程("Q/SHCD0030-2007*)"。相比之下,该文件对用火等级的划分,更加的具体与详细。由于作业现场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些用火安全隐患,若下作人员未对相关的用火等级划分文件作出详细的剖析,就对其加以应用,就极有可能会引发安全用火间题。如此一来,不仅会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让企业遭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对相关文件进行应用时,我们还需先依照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以避免由用火安全隐患引发的安全事故。
通常情况下,安全用火的范围是不能够明确的对其进行界定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涵盖了较多的影响因素,且这些影响因素还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警如,爆炸的下线,现场的实际温度、闪点、可燃物的择放总量、通风量以及爆炸气体的液度等。
另外,针对各影响因素的确定,企业还应安排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型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科学的划分出作业现场较易出现爆炸安全事
故的区域。如此,便可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危险物以及着火源两方面的部析
通过大量实践以及分析,可将能够引发用火安全事故的因
素划分成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危险物,而另一种则为着火源。 2.1危险物方面
站在原油储运设施用火的角度上来看,能够对安全用火造成影响的危险物主要是储运物,即:原油。因此,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之内,降低原油给储运设施带来的危险,我们需对原油的特性进行深人的探究,并将其总结为下述几点:
2.1.1容易出现爆喷问题
储运过程中,一且热波面和原油进行了直接性的接触,就会让原油中含有的水分发生气化现象。由于气化时,压力的形成会给油面造成较大的冲击,使得油不断的朝著高空捷去,进而形成了“爆喷”。
2.1.2容易蒸发
一般来说,储罐中压力的降低量只要达到了0.01兆怕,那么部分原油(约为0.9立方米)就会以蒸汽的形式向外析出。随着油燕汽的不断增多,其会集聚在作业现场那此较为低准的地区当中,进而直接性的提高了这些油蒸汽出现爆炸的危险程度。
2.1.3容易膨胀万方数据
风险控制
因原油的物化性质都较为活泼,所以,当其受热时就极易出现膨胀现象,此时,若储罐内的压力超过了储罐自身的最大
压强值,那么就会让储罐发生爆炸问题。 2.2着火源方面
2.2.1冲击造成的摩擦
形成原因:1)金属构件彼此间的撞击亦或者是摩擦,均会产生火花,2)类似于点灯以及电动机等电器,它们在运行的过程中,都比较容易产生电弧。
2.2.2自然产热。
由于可燃物具备热能积蓄的性能,所以,当其自身的温度
达到一定的着火点之时,就会出现自然的现象
2.2.3明火
这类着火源在作业现场是普遍存在的,比如:焊接时的用火,吸烟点火、加热用火以及排气喷火等。
3剖析安全用火的相关对策 3.1防爆
针对已经划分开的爆炸危险区域,需对火源进行全面的控制,比如:可增设一套防爆设施,以避免作业时形成具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借助“可燃气体检测设备”,同时产格依照国家的相关检测标准,对作业现场的气体进行科学地检测。若发现存在着油气混合物(尽管量少),都需及时的对现场进行通风处理,以将油气混合物排除到外界环境中。若发生燃爆问题,除了需立即进行泄压操作之外,还需采取隔断措施,将爆炸可能进行
传播的路径全部隔离开,以降低爆炸产生的危害程度。 3.2预防中毒
在作业现场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针对一些具有较高危险性的作业,应让相关技术人员佩款上防护装备,比如:防护服等。另外,还需周期性的对这些防护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以
提高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3防火
3.3.1对火源进行全面控制,可将防火材料用于危险区域当中,以避免火灾的扩散给作业现场造成更大的破坏。
3.3.2完善消防设施,保障消防功能
3.3.3需结合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备好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3.3.4金面落实消防设施的检查工作,比如:1)数量的检查,
若不足,需及时补足,2)置放的位置,若不合理,需对其作出及
时的调整,以方便后期的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唯有全面了解并掌握原油储运设施用火安全的影响因素,才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开展用火安全控制工作的强
度。与此同时,也可保障我国原油储运行业用火的安全性。参考文献:
[1]周海梅,张虹.浅析原油绪运设施用火的安全控制点[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0(4):42-44
[2]严丽蓓.中国石化原油储运设施建设发展概述[].当代石油石化,2010,18(10):2325
[3]吴江涛,陆雅红,高辉等.原油储运设施专家系统的开发[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24(1):73-77
[4]马明利.原油储运安全风险控制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 2004
日化置理「273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