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安全可靠的油气回收装置的研究
孙兰萍(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原油炼制过程中的油气辉发危害极大,本文研制出一套安全可靠的新型油气回收装置,采用复合回收技术和防娜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石油化工;油气回收;安全;环保 1研究背景
原油从开采到加工,成品油从产出到最终用户消费,通常要经历开采、炼制、运输、储存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由于油品中轻经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有一部分轻经组分会挥发进入大气,造成油品的损耗。挥发出来的油气(VOCs)不仅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和许多安全隐惠,严重威助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主要危害有:
(1)环境污染,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2)危害人体健康
(3)危及石油储运各个环节的安全(4>浪费能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5>影响油品质量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先进的工业国家就将油气回收处理作为降低油品蒸发损耗及防止油气污染的重点技术加以研究推广,并对油气排放标准加以立法来严格控制油气排放浓度。 1970年,美国实施《清洁空气法》,开始出现油气回收。日本、美国在60、70年代就已成功研制出了油气回收装置,形成了成套的活性炭吸附法、贫油吸收法、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琐典、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等国纷纷开始推行美国的油气回收系统。
目前在美国加州和美国中心城市已经全部安装了二次油气回收装置。德国近年也推出了使用膜分离技术的油气回收成套装置,使油气回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国外发达国家一些重要场所例如加油站、炼厂、油库等地方,油气回收装置的使用频率已高达百分之九十,每年所产出的直接利润大约在五百多亿人民币左右;而我国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的炼油厂才拥有油气回收设备,相当于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我国有炼油厂及储油库3000多个,加油站约10万座,储、运、销作业环境需要大量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外国的汽油蒸发消耗量一般都是小于百分之五的原油加工量,但是中国的却达到了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左右叫。在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峻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加强油气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用于油气回收的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氧化燃烧法等。本文采用变压吸附方法,对传统吸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改良,研发集成式油气回收系统,完全采用防爆工艺,增强其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效益。
333
2016年8月
3变压吸附式油气回收装置
变压吸附式油气回收装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吸附塔(A/B)、缓冲罐、回收罐、冷却水罐、真空、换热器、制冷机及回收泵等。
工作时,原料废气经气相管进入缓冲罐,再由缓冲罐进入吸附塔A,吸附塔A开始进入吸附过程,此时吸附塔B处于解吸过程,吸附塔A完成吸附过程后(时间可由废气流速及吸附床大小决定),真空泵将被活性炭吸附的油气等解吸出来,此时吸附床A进入解吸过程,吸附塔B代替吸附塔A进入吸附过程,如此吸附塔A、B交替进行吸附&解吸过程。解吸出来的原料由气相管进入换热器与冷水进行换热,冷却水由冷水机组从冷却水罐中提供。换热后的原料由气相变为液相,经液相管输送至回收罐,在回收罐中挥发的气体再次进入缓冲罐重复吸附过程,液体则由回收泵输送至成品罐,至此完成一个废气回收过程。
油气回收装置采用型钢焊接框架,内部布置回收罐、工艺管路、电动阀、变送器、屏蔽票等部件形成整体播装架,方便运输和安装使用。
4装置特色和创新之处:
(1)采用了吸附法和冷却结合的复合回收技术,研究并选用筛选吸附率高、强度高、寿命长、易于解吸的活性炭,具有真空解吸、油气吸附率强、回收率高、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2)将吸附塔、缓冲罐、回收罐、冷却水罐、真空泵、换热器、制冷机、回收泵及工艺管线集成为一体,安装在一个框架结构内,实现了整体设计、整体安装、整体调试的目的。结构上采用整体撬装设计,方便运输和现场安装,同时提高了装卸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3)传动机器及控制系统采用防爆设计,适用于I区、ⅡI区防操环境,且装置寿命长,能够保证其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4)控制上采用总线式闭环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所有重要的工艺运行参数将在控制室内通过HMI人机界面)系统进行监测。设备可无人值守,全自动、安全地运行和
生产。 5结语
本文采用了吸附法和冷却结合的复合回收技术,研制出一套安全可靠的新型油气回收装置,运用防爆的一体化集成设计,保证其安全可靠性和便捷性,该装置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油气排放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油品质量、节约能源,减少油气积聚从而降低石油生产储存
企业的风险,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邢频频.浅谈油气回收技术及其意义[1]中国环保产业。 2005,6:3840
[2]段江林.浅谈油气回收技术推行间题[]]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