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7:31: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技术与信息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东俊杰(辽油由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盘锦124010)
摘要: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样的背景下,油气励探与开发
受到了越来题多的关注与重视本篇论文主要对中国碳酸益炭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碳酸益卷储集层:大型化发育:地质条件:分布特征
油气勘操行业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油气勘探与开发是缓解油气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下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儿种类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沉积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 1
与分布特征
沉积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体主要包括颗粒准、生物硼以及雄/滩复合体3种类型。中国陆上海相抗积盆地之中,沉积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包括:第一,台缘带的继承长时间以来保持稳定,这为空间上沉积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集中发育、多层段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鹰山组与一间房组的雄/滩复合体,塔里本盆地塔北地区与塔中区域奥系良里塔格组等,第二,台缘带一般情况下产生于由于大陆破裂而出现的陆内隆坳结合部之中,举例说明,渭北、鄂尔多斯盆地的南部,塔里木盆地塔中部等地区隆起的台缘带。基于此,台缘带的整体规模相对来说较大,能够为沉积型储集层的大型化、规模化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同沉积期间、抗积期后阶段之中出现的层间、顺层岩溶作用,有利于促进储集空间实现
建设性改造,
对于沉积型储集层的规模化、大型化发育也提供
了一定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礁/滩复合体的规模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开周台地内相对宽缓的水动力高能区、低倾斜度的古地税背景以及碳酸盐着继承性发育的台地边缘的控制。
从层序分布方面来看,以这种规模发育而逐渐形成的礁广滩复合体,通常情况下处于稳定海平面的下降期或者是上升
期,与此同时,
般情况下雄滩复合体的生长方式包括两种,
即退积方式或者加积一进积方式,从而成为了阶梯状分布。如,位于四川盆地地区的礁/滩复合体,处于环开江一梁平“海” 台缘带,整体上长度约为850千米,宽度在2~4千米左右,面厚度在0.3~0.5千米之间,总面积接近20000平方千米,其中,有利期探面积约为2000~5000平方千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的礁/滩复合体,共发育5期,处于轮南东部寒武系台缘带,由西至东进积距离约为20千米,除此之外,沉积型白云岩储集层的分布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气候条件以及沉积相带等因素的影响,炎热气候下,蒸发台地环境,蒸发潮坪均可以为储集层发育提供有利条件。
2成碧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对于成岩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来说,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热液白云岩,埋藏白云岩,对储集层大型化发育有利的地质条件主要包括:第一,多孔的高能确准相抗积,能够为白云岩储集层的规模化,大型化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广阔的空
841化置#2017年5月方方数据
间,第二,一系列的不整合面以及断裂面,成为了深层热液流体,埋藏流体的通道,回同时,也给平面上呈栅状、平面上呈带状或者是垂向方向上呈串珠状分布的储集层的大型化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陆地上三个大型海相沉积盆地之中,成岩型储集层能够得到规模化、大型化发育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台地内部隆坳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异特征,且基底断裂相对较发育,同时,对于古老盆地来说一般情况下已经经过了多期重大构造运动,由于受到深部热液源上涌的影响,上通频次较多、上涌通道较发育,从面很容易出现大规模埋藏一热液岩溶作用,第二,碳酸盐岩的发育一般分布与震且系至古生界,发育时代相对偏老,尤其是在寒武系至奥陶系期间,埋藏相对来说较深,同时埋藏历史普追较长,所以埋题白云石受到了充分的石化作用,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好;第三,因为由于原始沉积时期存在的降断分异,导致台地内部存在明显的相带分异,尤其是在闭塞一半闭塞以及高能相带环境中,这种状态下膏盐岩充分发育,上述原始沉积条件,均能够为颗粒型碳酸盐岩的发音莫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可以为埋题白云石化作用的大范围发生提供有利空间,固此,成岩型储集层能够得到规模化,大型化发育的有利条件。
在沉积阶段或者是沉积期后得到发育的高渗透率、高孔隙度带,是最容易出现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到原始沉积相带的限制,其主要呈层状或者是带状的大范围分布状态。而对于热液改造型储集层来说,其分布状态与深大断裂存在很大的关联,热液虽然会沿着不整合面而出现横向运移的状况,但是运移有效距离却存在一定的不同,在与深大断裂:即热液流体源距离较大的地方,热液改造白云岩的规模,发育
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当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来看。 3结语
对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分析,有利于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有效的资料支持,固此,必须加强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
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的重视与研究力度。参考文献:
[1]王兆云,赵文智,王东良,李永新,薛海涛,胡国义,姜华,郑红菊:分散液态烃裂解气资源评价方法[J],地质学报,2016,(01):6879
[2]赵文智,沈安江,胡素云,张宝民,潘文庆,周进高,汪泽成.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01):1-12
[3]魏国齐,李剑,谢增业,杨威,王东良,赵泽辉,中国大气田成装地质特征与勘探理论[J].石油学报,2013,(S1):1-13
上一章:银法甲醇氧化制甲醛自动控制改造方案及安全性分析 下一章:小议如何减小医学生化检验实验误差

相关文章

裂缝性储集层研究理论与方法: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预测 膜下滴灌棉花根系发育特征及其与土壤水盐分布的关系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与裂缝扩展机理 动静态资料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金跃区块奥陶系为例 辫状河储集层渗流屏障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为例 库车坳陷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齐古组物源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