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的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的设计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6.6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08:27: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的设计
2016年1月
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的设计
张心苑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A设计
【摘要]水在园林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重要景观要素和造园方式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的水体设计出发,总结了水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技术手段以及和其他要素的组合配置,以期为今后图林的理水设计提供借鉴与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水体;设计手法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题材,在“基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基础上,水体设计注重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
1科学选址注重天然
“科学地选择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水源条件是造园的首选条件。”中国古代造园家多利用自然地形和自然环境把握水体的整体趋势。与西方传统园林中规整有序的水体布局完全不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多以流动水体为主,并注重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即使人工挖地筑池造水,形状也切忌方正。
古代造园者们利用大自然的水体为源头、为蓝本,并将水的源头隐藏在幽深的地方,源头水口隐藏在山石之下、洞玺之中、亭榭之间,采取架设桥梁、铺砌石阶等方法顺势而成,加强空间的深远感和幽深意境。根据地势的变化,水体可以呈现出不同形态,水体设计可以呈现多种形式,或独立运用或相互结合,使整个园林体现出较强的设计感和灵动之气。水体的设计主张有法与无法的统一。有法是规则,无法是创造。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死法,成法。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设计的人工性隐含在自然性之
中,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表现。 2合理布局变化灵活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的布局往往决定着整个园子的布局,合理地布置水体是表现园林景观的重要方式。造园者根据实际园林面积的大小,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布局。
江南中小型私家庭院多采用集中布局,将水体作为园子的主体,山石、建筑、植物环之,形成内聚向心的格局,其他景观都围绕水体布置,水体迁回环绕,展现水体主景空间,又表现出中国文人含蓄内敛
· 68 ·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1-0068-02
的性格:而北方规模宏大的基家园林通常采用分散布局,地势的错落变化,使水流婉转跌落,其水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水形集多种形态于一身,变化多端,形成曲润、飞瀑、流泉、澄潭等水景。大面积的水域被交错的河渠分割成几个相互沟通的小水城,产生水体连绵,不可穷尽之感。沿着斑驳的水岸线,布置亭台楼榭、假山植物等景物,使之与水面相得益彰组合形成多个景致中心。园内的溪流曲折迁回,园中的某些道路、院墙又随之而设,有感有露,成为曲折多变的迷宫。流水成为连接各景观的纽带,通过水面开合变化连接各个空间环境,使聚散结合,相互贯通。水体的隐曲使景观丰富起来,启发了审美主体游园的兴趣。
3
因借要素相得益彰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往往与其他要素相因
借,众美荟萃,共同组成丰富优美的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水体设计要与其实际存在的要素相结合,使水体与之形成丰富多变的组合形式,既不影响原有结构文能够充分突出其特点。人类具有亲水的习惯,中国古典园林更是注重这一点,建筑大多凭水而建或是居高临下,远跳水面;或是延伸人水,提供人们亲水的平台。建筑倒映水中,实景虚景相依,有限与无限相对,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进深感。
水和石是自然的两大元素,也是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题材,理水叠山,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中心内容。水和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骨架,水与山石相伴,贴水石矶、陡崖落水及夹润石谷使园林深蓬面有山林之趣。“水随器而成其形”,设计师十分注重水体、石岸的相互配合,他们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自然之美,(下转第71页)
上一章: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的配置 下一章:浅谈色彩在建筑园林植物中的设计应用

相关文章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书斋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 浅析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欧洲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任丘新村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与表现 [孙锦 编著] 2014年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周玉明,黄勤,姜彬 编著]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