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5月
浅析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BIM技术
郭文墨李军势刘苏乐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量理
【摘要]BIM是以三维建模技术为基础来提升建筑工程的各个建设环节的系统技术,汇集了各参与部门之间相关的工程信息数据库,是建筑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以及直到拆除等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工程数据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过程。本文对BIM技术的定义、应用、应用障碍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对策 1BIM技术的概念
BIM,全称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模型具有几个主要特点:图形是可视化的三维模型,比较直观,全方位的了解建筑各个信息;可以建筑构件表现为智能化的数学模型,具有构件的具体信息及图形数据参数和属性;构件的信息数据包括了工作性能、分析的必要性和工作具体流程;该信息模型的数据是一致和非穴余的,当修改构建的信息时,该构件各个视图的信息都将发生改变,因此模型容易修改;模型的数据是协调的,可以建立共享数据库,统一标准,协调管理,使得各参与方密切协调配合。
2BIM技术的应用
BIM可以实现虚拟施工,达到集成、集成与可视
化的4D施工管理方式。并且能与布置场地和施工资源等信息集中处理,创建4D施工信息模型并对施工期间进行可视化模拟,使工程各参与方协作更合理。工程各参与方在共享信息方面,在网络实现图档、文档与视档的提交、审核、审批,利用网络平台协作的前提下,使工程协调和洽商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施工进度与成本。国际上很多重大项目都采用了BIM技术设计和施工,并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在建筑管理中应用BIM技
术的现实意义。 2.1设计环节
在建筑设计环节,2D图纸的沟通效果差,设计
院一股只注重自身设计的需要,而不注重到建设企业的整体环节。目前,BIM已经从建立3D模型的智能发展到了4D以及5D的施工管理职能,并且形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5-0147=02
成了关于4D和5D理论。5D模型可以在造价管理方面能够实时核算与模拟,并且通过磁撞检查软件及时检查管件的碰撞现象,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间题在施工环节经常出现。同时,通过BIM技术,设计人员能够在模型数据库内将有关设计指标提取出
来,并且可以实时核算与模拟费用成本。 2.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的不确定性,这导致建设企业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成本。在峻工决算时,BIM通过构件的属性特征、几何尺寸与空问的扣减关系进行峻工决算,从而加快决算进度,提高决算质量。
2.3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维护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了解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面信息,可以有效进行能源控制和节能分析,同时,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建筑的实时监控的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此外,通过BIM技术分析运营阶段的环境与灾害破坏影响,准确分析和预
测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与实用性。 3
BIM技术应用的障碍
3.1
发展起步慢
BIM技术由美国引人中国的时间较短,建筑企业人员对BIM比较陌生。很多建筑人员对新技术还存在抵触心理,不适应从2D到3D思维模式的转变,也不乐于分享数据库资源。同时,国内对BIM 技术的研究才刚起步,国内市场严重缺乏国产的
BIM技术产品和建立BIM模型所需的数据资料。 3.2应用方面
BIM设计软件的建模功能不完整,不能够完全兼容传统的2D数据,导致出图需要设计人员大量修改,显著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BIM数据信息
· 147·